收起
张君
重庆理工大学
张君(1968年—),四川省平昌县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1988.09-1992.07获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机械制造电子控制与检测专业学士学位,2001.04-2005.07获清华大学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2.07-2006.07在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工作,2006.07-2012.10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如机械设计等发表论文40余篇,发表论文共被他人引用100余次;授权专利40项(发明专利15项),其中专利转化或应用10余件;获得201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5)
查看详情邓君
东莞理工学院
教育背景/经历 Education 1999.7毕业于 湖南农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专科 2015.7-2016.3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1999.8至2004.12于广州市番禺区新力集团担任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师。 2004.12至2010.12于东莞理工学院机电技术中心担任助理工程师;2010.12至今东莞理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担任机械工程师。 科研情况 Scientific 一、 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①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高速高精度智能切割设备关键技术研究(粤科规财字[2015]110号);在研;排名3。②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开放性项目:钛合金高速切削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工艺参数智能优化研究(2011A060901026);排名2;已结题。③广东省高校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项目:核能装备遥控维护作业机械手研发。(2014KGJHZ014)在研,排名12;④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多针旋梭绗缝机的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建模及其运转稳定性的优化与仿真(2014106101027);在研;排名2。 二、 主持的校企合作项目:①2013深圳光韵达股份有限公司项目:STM模板活动网框的研制;经费4.5万元;已结题。②2015东莞市德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一种带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精密数控磨床的研发;研发经费20万元,已结题。③氮气弹簧密封技术的研发,经费5万元,已结题。④2016东莞市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智能窗的研发与产业化;研发经费10万元,在研。
查看详情刘君
南昌航空大学
研究方向 硕士: 1. 信息工程学院 004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号与信息处理 02 硕士: 2. 信息工程学院 004 电子信息 085400 控制工程 03 硕士: 3. 信息工程学院 004 电子信息 085400 电子与通信工程 02 硕士: 4. 信息工程学院 004 电子信息 085400 计算机技术 01 工作经历 (1)2007年6月至今,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 (3)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University of Houston,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 教育经历 (1)1997 年 9 月至 2001 年 7 月,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学士; (2)2001 年 9 月至 2004 年 2 月,福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 (3)2004 年 3 月至 2007 年 6 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 科研项目 纵向: (1)江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多模图像的宫颈癌活检区域自动化检测方法研究(GJJ180517),2019-2021,主持; (2)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特征图谱重构及出血风险评估(20202BABL202015),2020-2022 ,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模宫颈图像中癌前病变特征的联合演化与识别研究(61961028),2020-2023,主持。
查看详情李君
吉林大学
980年9月-1984年7月,天津大学热物理工程系,内燃机专业,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6月,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系,内燃机专业,读硕士,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3年9月-1998年3月,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系,内燃机专业,读博士,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博士后 1984年7月-1987年8月,中国一汽轿车分厂设计科工作,助理工程师; 1990年8月-1993年8月,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0年1月-2002年1月,日本交通安全环境研究所,国家科技部选派特别研究员; 2002年1月-现在,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多年来一直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 ►成果简介 近年来,率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完成重大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863项目18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企业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专利8项。 ►论文 1.点火模式对增压稀燃LPG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汽车工程 2011年6月33卷6期P477-481 EI检索:20112914165023 2.增压稀燃液化石油气发动机优化匹配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年41卷3期P635-639 EI检索:20112013990673 3.生物柴油-柴油-丁醇燃料喷雾与燃烧过程可视化实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年41卷1期增刊P34-40 EI检索:20114114415206 4.张博,李君,杨世春,高莹.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停控制策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第3期,第39卷,P561-565。EI检索:20092212099000. 5.张博,李君,高莹.PLUG-IN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优化设计.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第7期,第31卷,P20-25。EI检索:20094512432505. 6.张博,李君,杨世春,高莹,尹雪峰.PLUG-IN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优化设计研究.汽车工程,2009年第9期,第40卷,P593-596. 7.Chenghong Yang,Jun Li,Wei Sun.Study on Global Optimization of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ies, 2010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EI:20102212971857. 8.Dong tingting,Li jun,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measurement precision of th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on the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2010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EI:20102212971680. 9.Qu Dawei,Li jun,Gao Ying,Study o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upercharging lean burn LPG engine by optimizing compression ratio and distribution phase, 2010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EI: 20102212971860. 10.杨立平,李君,高莹,李昕,王立瑗. 燃烧室形状对天然气发动机缸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37卷,p1257-1262,EI检索:0749109663123。 11.张辉,李君,王立军等. 甲醇汽油发动机甲醛排放的测量与分析.吉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38卷,p32-36. ►专利 1.单一燃料液化石油气汽车冷态起动保温预热系统, ZL200710055471.2 授权发明,2009年3月18日,中国 2.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ZL200710055688.3 授权发明, 2009年7月8日,中国
查看详情谢君
四川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谢君,2001-2003年在四川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9-2003年在四川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任副教授、教授,副主任、主任。2003年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任技术负责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主要从事蛋白质与肽、生物质转化、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省色谱学会理事、省环境学会理事、成都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篇,约10篇被CA、AA、EI和SCI所收录;作为第一发明人或专利权人,已获准有关“天然活性蛋白质和肽”的国家发胆专利4项,已申请或正在申请有关“大豆多肽”和“高活性茶多酚”的国家发明专利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茶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获四川省科技成果1项;主持和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省市级攻关计划和省市级基础或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项目20余项。
查看详情李君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主要学历: 1998/9 - 2002/7,哈尔滨工业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工学学士 2002/9 - 2004/7,哈尔滨工业大学 热能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2004/8 - 2009/7,新加坡国立大学 机械工程系,工学博士(PhD) 主要学术经历: 2012年1月至今,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系,副教授 2013年, 天津大学 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生导师 2014年,天津大学 动力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生导师 2018年,天津大学 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1. 微尺度燃烧(micro-scale combustion) 2. 微动力系统(micro power devices) 3. 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EGS) 4. 地下自燃煤火(spontaneous underground coal fires)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燃烧学》,32学时 研究生,《高等燃烧学》,32学时 主要学术兼职: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等期刊的审稿人 主要学术成就: 2013年,入选天津大学 "北洋学者 青年骨干教师” 2016年,天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天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2017年,天津市第14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 指导学生获奖: 1. 孟龙,2011级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论文(2015年) 2. 王源涛,2013级硕士研究生,“北洋英才奖”(2015年)、国家奖学金(2015年) 3. 李擎擎,2013级硕士研究生,天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7年)、宝钢奖学金(2017年) 4. 孟龙,2015级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 主要科研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基金,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oal mining and coal fires in China with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coupled with remote sensing(51850410504),2019年1月-2019年12月,20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小尺度空间预混过滤燃烧过程中驻定火焰的基本特征和稳定性研究(51776136),2018年1月-2021年12月,60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部分填充多孔介质的平板微燃烧器的稳燃特性及耦合传热机理研究(51306129),2014年1月-2016年12月,26万; 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催化表面在微尺度燃烧中对稳燃的影响以及表面-气相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20130032120039),2014年1月-2016年12月,4万;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基金,Modelling of reactive flows through porous media with application to underground fire safety(51450110438),2015年1月-2015年6月,10万; 6. 煤炭资源及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用于地下煤火过程的多孔介质中的复杂反应流模型(14KF01),2015年1月-2016年12月,6万; 7.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微小尺度燃烧器中催化燃烧过程及其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FSKLCC1411),2014年7月-2016年6月,5万; 8.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多孔介质在微尺度燃烧过程中稳燃和强化换热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2013年1月-2013年12月,3万; ————————— 项目参与人 ————————— Participating Investigator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干热岩人工裂隙渗透特性与多场耦合传热传质机理研究,2013/1-2016/12,76万元 2. 863项目,干热岩发电及综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2/4-2015/3,528万
查看详情陈君
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实验室主任,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泰安市第十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十一届泰安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理事,山东物理学会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泰安市青少年辅导员协会理事。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产学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各一项。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省自然基金三项。先后在《Optics Letters》、《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查看详情蔡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蔡君,博士/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 ,青年珠江学者(2016年),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2015年),广州市软件定义低时延网络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未来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高校未来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查看详情贺君
湖南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贺君,男,汉族,1989年生,中共党员,博士,讲师。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获专利授权1项。发表SCI论文4篇。 学习工作经历 2009年9月~2013年6月,湖南科技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2013年9月~2016年6月,中南大学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6年9月~2019年6月,中南大学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9年7月~ 湖南工程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1.新型电磁波吸收剂合成与应用技术 2.高性能电子元器件设计与集成研究 3. 高频电磁结构仿真与设计技术 代表性论文专著 Jun He,Lianwen Deng,Sheng Liu,Shuoqing Yan, Heng Luo, Yuhan Li, Longhui He, Shengxiang Huang.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Fe3O4-modified flaky FeSiAl[J].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17, 444: 49-53. Jun He,Heng Luo, Longhui He, Shuoqing Yan, Dongyong Shan, Shengxiang Huang, Lianwen Deng.Investigation on microwave dielectric behavior of flaky carbonyl iron composit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2018, 29:15112-15118. Jun He,Lianwen Deng, Heng Luo, Longhui He, Dongyong Shan, Shuoqing Yan,Shengxiang Huang.Electromagnetic matching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abilities of Ti3SiC2encapsulated with Ni0.5Zn0.5Fe2O4shell[J].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19, 473: 184-189. Jun He,Lianwen Deng, Heng Luo, Longhui He, Dongyong Shan,YunchaoXu,Shengxiang Huang.Magnetic FeConanoparticles-modifiedTi3C2MXenewith enhancedmicrowave absorption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https://doi.org/10.1016/j.jmmm.2019.165639 专利 邓联文,贺君,廖聪维,颜铄清,黄生祥,刘胜.一种包覆改性片状FeSiAl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申请号201710656967.9.授权号CN 107484401 B. 2.邓联文,贺君,罗衡,黄生祥,廖聪维.一种钛硅碳复合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1810748081.1. 3.邓联文,贺君,罗衡,黄生祥,廖聪维.一种海泡石复合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1810523495.4. 4.邓联文,贺君,罗衡,黄生祥,廖聪维.一种基于软磁铁氧体回收料的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1259066.7. 5.贺君,颜铄清,邓永和,陈桥. 一种FeCo@MXene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910644641.3. 6.贺君,颜铄清,邓永和,陈桥. 一种片层状MXene负载钴铁氧体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201910644729.5.
查看详情付君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2)、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1)、吉林省专利奖优秀奖(排1)、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2)、中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2)、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科技奖等7项科技奖励,全国首届农业工程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2项教学奖励。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以第1作者/通信作者发表SCI/EI论文29篇,授权发明专利25件, 其中以第1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13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