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之后于哈佛医学院、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和布兰迪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所。主要研究方向:以灵长类动物模型为模式动物,研究药物成瘾、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脑机制和治疗干预策略。已经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8篇),近5年申请专利24项,已授权7项

查看详情

周魁魁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2010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17年在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起任副研究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等资助。主要研究方向:成瘾药物引发奖赏厌恶情绪的神经环路机制。已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第一或共同一作文章5篇。

查看详情

张淑雯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副研究员,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DFG)研究基金、台灣青年基金获得者、 孔雀计划C类人才。2013年於德国哥廷根马士普朗克研究所取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14-2017 年在德国柏林夏里特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获得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基金項目支持赴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进行研究。于2020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突触神经传导和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利用膜片钳、光遗传学、高压冷冻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突触蛋白如何調控神经传导释放效率,找出其影響短期神经可塑性之机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杂志。

查看详情

陈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2012年和2012-2016年分别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回国在温州医科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9年12月加入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所担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药物成瘾的神经机制和非药物干预及治疗手段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揭示了大鼠杏仁核神经元活动对成瘾类药物不同时程的适应性变化,以及通过睡眠调控可以干预成瘾大鼠的药物渴求行为。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Molecular Psychiatr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查看详情

朱英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朱英杰,男,1984年3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重点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孔雀计划人才。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内尔诺奖实验室执行主任、深圳市药物成瘾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性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攻读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主要致力于药物成瘾神经机制研究。发现丘脑室旁核环路在阿片类药物成瘾和学习记忆中的重要作用,成果发表于Nature (1篇), Science(1篇)等杂志,其中1篇被列为ESI高被引论文(Top 1%)。回国后,进一步的工作包括环路解析发现丘脑室旁核通过投射到中央杏仁核和伏隔核分别控制成瘾记忆的形成和维持,该成果2020年发表在Neuron杂志。

查看详情

周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周涛, 男,1983年1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深圳市药物成瘾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年获兰州大学学士,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担任研究助理教授;201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17年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 主要致力于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的分子以及环路机制,特别是RNA甲基化(m6A)在不同环路中对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利用各种基因编辑工具构建灵长类疾病模型等。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 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

查看详情

鲍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鲍进,女,1979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神经发育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担任中国细胞学会生物节律分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科普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曾于德国哥廷根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法国国家研究中心脑生理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曾获国际玛丽居里学者称号。 主要致力于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着重研究多巴胺和催产素等神经调制对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与其相关的情感障碍和精神疾病发生的病理机制。已发表包括Cell,Nature Neuroscience,eLife,Journal of Neuroscience,Science Advances、Cell research等在内的SCI论文16篇。其中以共第一作者及共通讯作者发表于Cell的论文入选Cell杂志‘Best of 2019’的九篇之一;同时入选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查看详情
共11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