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潘赟
浙江大学
姓名:潘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0年1月 所在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职称:副教授 个人简介: 潘赟,男,1980年1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从事师资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为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副教授,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总装预研、国家“863”、自然基金、教育部教改等项目,在国内外SCI/EI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现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本科生专业基础课“Introduction to VLSI Design”及研究生专业课程“Introduction to SoC Design”主讲教师。 2011.3~ 与比利时UHasselt Prof. Luc Claesen开展面向新型多媒体与视觉系统的MPSoC平台的研究合作及学生交流。 主要研究内容为: (1)多核处理器(MPSoC)体系结构设计与研究、片上互连通信机制与片上网络(NoC)研究; (2)系统芯片(SoC)设计、网络通信专用芯片设计、跟踪系统算法研究与专用芯片设计; (3)数字射频电路建模仿真与设计。
查看详情潘怡
长沙大学
潘怡 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流数据分析、面向健康监护的密集数据分析、诱导信息服务等 科研经历:近年来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 5 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论文 10 篇,通信作者发表期刊论文 1 篇,其中 SCI,EI 收录 6 篇,CSCD 核心期刊 1 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 篇;获实用新型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16 项。出版学 术著作 2 部,完成学术译著翻译 3 部。 可转化专利:一种基于 Hadoop 的云存储平台等。
查看详情潘超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 1)2014.8-2015.8:中国航天晨光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海外事业部设计员,从事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与仿真; 2)2015.9-2016.7:河南科隆集团,担任设计工程师,从事冰箱用泠凝器、散热器的研发设计; 3)2016.7-至今: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任职于连接器本部研发中心,从事连接器产品的研发设计及市场调研。主导设计各类连接器图纸30余套。 成果及奖励: 1、2019年集团党委组织的学习强国知识竞赛三等奖; 2、2019年年度优秀员工; 3、2020年年度先进员工; 4、2020年年度业务标兵; 5、编写企业标准《奇瑞M1D射频电缆组件技术规范》、《注塑原材料选材标准》; 6、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连接器用分体式助力机构》,两项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端子自锁结构的连接器》、《一种快速锁紧和解锁的连接器组件》。 7、参与编制《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中期研发规划》。
查看详情潘建
浙江工业大学
潘建,男,浙江温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教务部副部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YOCSEF杭州委员,柯桥区计算机软件与自动化学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等,是《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Information Fusion》等国际期刊及多个国际会议的审稿人。
查看详情潘刚
浙江大学
潘刚,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04年获油菜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生物系和生物化学系进行合作研究。2004-2006年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2010年获澳大利亚Endeavour奖学金并在西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6年后任浙江大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优质高产常规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2)水稻稻米品质、粒型、株型、抗病、早衰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3)转基因新技术的创建;(4)抗病、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 至今在上述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省部级以上)项目13项,包括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目前在研2项)、农业部重大转基因专项5项(目前在研1项)、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目前在研2项)。 主讲本科生课程《细胞生物学导论》、《植物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安全》。 学历 1994.09-1998.07 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本科(学士) 1998.09-2004.06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博士学位 研究经历 1999.05-2004.06 华中农大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2002.12-2003.08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Research Assistant 2004.07-2006.11 浙江大学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9.07-2010.01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Postdoc 2006.12-至今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副教授
查看详情潘涛
暨南大学
1985-1999,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任教、分析数学教研室主任,1995年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期间:1996.6-7为香港城市大学客座研究员。从事偏微分方程、动态系统建模、模糊综合评判等方面的研究。 1999-2004,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循环生物工学系,生物信息工学研究室,先后为研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研究助理。期间:曾到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短期学术访问。参加了著名的日本文部省重点课题《E-Cell Project》和日本农林水产省重点课题《分散協調型多次元農産物情報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の開発》。从事生物信息工学、光谱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2004-至今,回国引进到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数学系工作,同年破格晋升教授。先后遴选为数学(上海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光学工程、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2007年作为学术带头人、特聘教授进入“应用光谱”科研团队(陈星旦院士主持),转入理工学院光电工程系工作。期间:多次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查看详情潘雄
研究领域
测绘科学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潘雄,男,教授,博士后,1973年10月出生,湖北省宜昌市人。2002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半参数模型的估计理论及其在现代数据处理中的应用;2005年6月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7年4月博士后出站,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工作至今。 2001年被评为讲师,2004年11月被湖北省人事厅批准破格评为副教授,2011年被评为教授。 研究方向现代测绘数据处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航空重磁勘探数据处理,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2000年带领两个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都获湖北赛区一等奖2001年评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和“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002年带领一个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校级“2009-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金石奖教金”;2011年被评为中国地质专业课“最受欢迎老师”。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极大LQ似然估计的P范分布混合模型的估计理论研究(2013-2017)”,项目编号:**);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P范分布混合模型的数据处理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2012)”,项目编号:**);主持教育部专项基金特色学科创新团队(“多属性的空间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2009-2012)”,项目编号:CUG090110)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半参数P范分布的估计理论及其应用(2006-2007)”,项目编号:**);主持湖北省自然基金(“半参数回归模型在现代测绘中的应用(2004-2005)”,项目编号:2004ABA032);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半参数P范分布的估计理论及其应用(2002-2005)”项目编号:**);教学情况主讲本科生《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测量平差程序设计》、《测量学》,研究生《现代测量数据处理》、《GPS数据处理》、《数值分析》等课程。
查看详情吴云
江苏长齡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吴云先生:197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0年至2006年,任江阴市长龄液压机具厂供应科科员;2007年至2009年,任江阴市泉隆物贸有限公司经理;2010年至2018年3月,任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供应科副科长;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任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供应科科长;2018年7月至今,任本公司供应科科长、监事。
查看详情陈云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女,1984年生,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温复杂流场的光学特性、光学诊断、以及特殊介质的光传输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江苏省和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创新培养基金项目各1项。目前,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并参与多项国家项目。2013年5月获得江苏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4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5年首届江苏省青年光学科技奖,2016年“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教育经历: 2002.09~2006.06 南京晓庄学院物理学教育专业 本科 2006.09~2011.11 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 硕博连读生 工作经历: 2011.11-2016.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讲师 2016.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
查看详情邰树强
山东蝰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2000年,初中毕业的邰树强只身一人赴京打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微薄的工资让他感受到了学习技术的重要性。他下定决心要学习一门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说干就干,他先跟周围的师傅学起了电气焊,并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不甘平庸的邰树强不愿一直为别人打工,三年后自立门户,开始自己承揽工地业务。因为缺少资金、经验匮乏,他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本就不多的积蓄也赔得血本无归。那时候的他心灰意冷,2005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淄博,技术提升始终是他心头割舍不断的念想。又经历了两年的打工生涯后,他毅然放弃了当时的工作,找到一间机电维修的店铺,恳求老板收他为徒。邰树强事后回忆说,那时候是真的困难,机电维修铺的老板提出不但不给工资,每月还要他交300元学费,当时就想着只要能学到东西,再苦再难也愿意干。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困境,他废寝忘食的学习、钻研电路相关知识,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能够独立完成老板交付的维修任务。学成归来,他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之路—机械维修。由于技术比较成熟,这次创业非常成功,在手头资金充足后,他于2012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淄博展特机械有限公司,从事陶瓷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在掌握电焊、电路等技术的基础上,又学习了自动化机床、电脑编程。 2017年初,他带着自己多年打拼攒下的资本回到了他的家乡——东平县,注册了山东蝰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他放弃了生产传统机械设备的想法,而是定位于比自动化更前沿的数字化智能高端设备制造,产品涵盖人工智能软件、多关节机器人、直线运动产品、视觉系统软件、自动化生产无人车间,多轴联动复杂机床曲面精加工机床等。公司成立之初,一时间找不到熟练的技术工人。生产所需要的自动化机床成品价800多万,完全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为了节约成本,他只能自己进行机床设计后买来进口配件组装,最终只花了120万就成功投产。他研发生产的六轴机械臂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动化生产线远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他很快赢得了当地政府的扶持鼓励,得到了免费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这也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和支持。公司创办第一年,他就拿到了6项技术专利,另有4项专利已被受理,正在等待结果。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陶瓷产品喷涂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将原来17个操作工人降到1人,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标准化程度。基于在淄博多年积累的陶瓷生产商客户群,他的产品很顺利投放市场,并且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不但迅速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连印度、泰国等国家的客户也不远万里前来拜访采购。现在,该系列产品已完全处于供不应求阶段,邰树强计划新增两台自动化精密机床以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由于公司只运营一年多,现金流不足,所以新上机床仍然由自己设计后找人代为生产,这样一来也将原本470万元/台的成本压缩到了100万元/台。 在邰树强的带领下,山东蝰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一家在智能制造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产品畅销各地,被国内外众多厂商列为采购目标。2019年上半年,成功入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在未来,公司还将推进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为更多制造业企业开发个性化生产线,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