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Dusan Losic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Dusan Losic教授现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是澳大利亚石墨烯研究领军人物。目前,以石墨烯中心为核心,阿德莱德大学已经联合澳大利亚其他四所著名科研机构及七家企业,组建了覆盖全澳的合作研发平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Dusan Losic教授的团队研究涵盖了石墨烯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纳米应用医药学等多个学科,以及新纳米材料的研究工艺和设备,旨在解决健康、环境和农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查看详情Byung Hee Hong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Byung Hee Hong,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化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CVD法批量合成石墨烯,并使其大规模应用。2009年他发表关于CVD合成石墨稀的文章(Nature 457, 706 (2009))成为世界化学领域的最高引文章。Byung Hee Hong教授发现了合成超大石墨烯的卷曲方法,并且将该材料应用于柔性触摸屏,被认为是第一篇阐明石墨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报道。
查看详情李传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所
主要从事各类型金属粉体(锆合金粉、钛合金粉、铝合金粉、不锈钢粉以及其它高温合金粉)研发。 1. 核纯级锆-2粉批量化制备工艺研究,中核集团三等奖 2. 中核集团二等奖1项 3. 中核集团三等奖1项 4. 降低核纯级锆-2合金粉中氧含量的方法,ZL200610055442.1 5. 核纯级锆-2合金粉末生产的破碎方法 ZL200610055445.5 6. 核纯级锆-2合金粉末流动性控制方法,ZL201218004769.2 7. 核纯级锆及锆合金粉的氢含量控制技术,ZL201318002282.5 8. 氢化-脱氢法生产核纯级铪粉及锆铪合金粉的制备工艺,ZL201318006693.1 9. 可钝化粉末传递装置及方法,ZL201418008353.7 10. 控制氮含量的U-Mo合金粉末制备工艺,ZL201510729827.0
查看详情韩高荣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主持包括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重要科研项目三十余项。有关纳米硅薄膜和氧化物薄膜的快速制备及新型节能镀膜玻璃关键技术已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于2004年与2013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
查看详情黄富强
研究领域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JW科技委XX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基金项目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围绕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做出系统性创新工作:提出了协同优化多种互为制约物理量的材料创新设计思想,设计合成了性能优异的光电材料、电化学储能等新能源材料,成功研制了综合性能指标国际领先的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储能器件及系统,研发的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光催化污水处理技术实现产业应用。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50余篇,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国外20项),部分已实现成果转化。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查看详情郭少华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企业合作课题等项目多项,发明专利5项。“阴阳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含锰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抑制锂金属表面产生锂枝晶的方法”, “钠离子电池的锰基正极材料”;“均匀球形四氧化三锰的制备方法”。
查看详情陈宗平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柔性器件、纳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近年来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PNAS、JACS、ACSNANO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入选201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重点开展以下应用研究:(1)CVD制备高质量石墨烯薄膜和三维网络结构及其在复合材料、柔性器件、能源器件中的应用;(2)石墨烯纳米带的控制制备、生长机理、光谱学研究及其在纳电子器件、光电器件中的应用;(3)新型二维材料的控制制备和物性研究及其在纳电子器件、能源器件中的应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