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雨

广西大学

指导学科 1、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2、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个人简介 广西大学,教授,2019; 美国Clemson University,博士,2003-2008;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硕士,1996-2003; 主讲课程 工科创培班本科生:《工程材料(中英双语授课)》,《工程科学概论》; 机械学院本科生:《特种加工技术》,《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CDIO综合设计》; 硕士生课程:《增材制造》,《先进制造前沿技术》; 博士生课程:《机械工程前沿技术》; 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人工智能在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技术中应用的关键技术(2021YFE02035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021-2023; (*)广西激光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创新基地建设(桂科ZY21195029),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专项,项目负责人,2021-2023; 教学教改项目: (*)2022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探索月球原位资源利用的高精度3D打印制造技术,指导教师; (*)2021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面向“激光与增材制造”新兴产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JGY2021001),项目负责人; (*)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适应新工科时代的《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2021JGB116),项目负责人; 专利 [7]用于3D打印机的顶杆式成型装置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202111486427.3; [6]用于粉末床3D打印的气囊式基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2111266089.2; [5]基于高斯光束、光束整形复合光束的金属SLM打印系统,中国发明专利,202110945012.1; [4]用于金属SLM打印的环形光斑光学系统及打印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2110945017.4; [3]基于光束整形的双光路超快激光焊接装置及加工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2110536028.7; [2]一种用于金属SLM打印的光束整形系统,中国发明专利,202010809208.3; [1]一种用于金属SLM打印的双光路耦合整形装置,中国发明专利,202010808330.9; 荣誉与获奖 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驱动、数字赋能的机械类本科生跨学科知识贯通融会探索与实践》(排名7/16);广西大学教学成果1等奖《“科教融合、项目驱动”的本科生机电液控知识体系贯通融会的探索与实践》(排名4/17);“变胞四足机器人助力农业现代化”(周威、叶世杰、李汶壕、张晶、吕超伟)荣获广西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名本科生荣获广西大学优秀毕设论文(梁媛媛);5名本科生荣获广西大学优秀毕业生(曾艺柯、陈亚杰、赵相军、梁媛媛、谢茂丹); 招生信息 面向全校,专业不限: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机械,人工智能,资环材)、本科生助研;

查看详情

谢乐春

武汉理工大学

工作经历: 2020-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博导 2018-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  硕导 2016-2018,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院(IFM), Alfred Deakin研究员 2015-2016,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 教育背景: 2011–2013,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联合培养博士 2009–2015,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2006–2009,兰州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 2002–2006,兰州大学,材料物理,学士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子课题(2021-2025);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2020-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0-2022);湖北省楚天学子科研启动项目(2017-2022);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科研资助项目(2020-2021);武汉理工大学ESI提升项目(2019);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18);澳大利亚迪肯大学Alfred Deakin研究项目 (2016-2018);美国西北大学与BRP公司合作项目(2012-2013);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

查看详情

高正江

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长期从事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粉末钛合金、粉末高温合金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金属/陶瓷3D打印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新一代制粉装备设计及工艺开发;先后参与或主持国家863、973、工信部工业强基“一条龙”项目、航空基金、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北京市创新基金、中关村高精尖、河北省重点科技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课题,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参与了我国涡扇10B、涡轴9、涡轴10等军用型号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及型号研制;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双创人才,获评“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

查看详情

吴海华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查看详情

宋波

华中科技大学

宋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联合基金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国防创新特区“4D打印技术”主题专家组办公室主任,湖北省增材制造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北省楚天学子等。Nano Materials Science、Metal、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期刊编委、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金属学报》、《中国激光》“前沿激光制造”子刊青年编委、《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青年编委、《机械工程学报》“4D打印技术”客座编辑、《航空制造技术》“增材制造结构创新设计”、《金属学报》“增材制造材料创新设计”专栏客座主编等。近年来,在Materials Today、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Applied Materials Today、Acta Materialia、Acta Bio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Additive Manufacturing、Engineering、Composites Part B等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SCI他引3000+次,封面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1篇,2021年机械工程学报优秀论文,机械工程学报2020高影响力论文(10篇之一),电加工技术与模具40年百篇论文。参与制定3项增材制造相关的国家标准。先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学术专著2部(包括ELSEVIER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先后20余次担任国内外学术会议共同主席、分会场主席、委员或邀请报告。主办“第一届全国4D打印论坛”系列会议(2017至今已经举办4届)。相关成果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5)、第二届全国源创杯南部赛区二等奖(排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作成果奖等科研奖励。

查看详情

邵健

浙江大学

  姓名:邵健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海量数据管理;跨媒体检索 男,博士,副教授,1982年生。2003年7月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学科从事师资博后研究工作,并在2010年9月留校,浙大工作期间研究方向拓展为视音频智能分析、跨媒体挖掘与检索、分布式计算,作为负责人承担了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与特别资助项目、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联合项目、省优先主题社会发展项目子课题等多个项目,并作为青年骨干参与承担了973项目子课题、NSFC重大研究计划、核高基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多个项目。

查看详情

刘晓明

研究领域

废弃物管理和处置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一直从事冶金等行业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研究工作,包括赤泥、电解锰渣、钢渣、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垃圾焚烧飞灰等工业固废的大宗和高附加值利用研究,低品位/复杂二次铁矿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企业项目10余项。

查看详情

王全兆

西安理工大学

长期从事铝基复合材料研发和应用工作。突破了大尺寸复合材料高效制备新技术并应用于若干重要工程;率先实现铝基中子吸收材料国产化应用。2016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18年获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查看详情

付莹

大连交通大学

付莹,男,工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大连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凌海市科技副市长(挂职)。2018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辽宁省真空装备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辽宁省智能真空冶金技术及装备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曾获中国产学院合作创新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锦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锦州市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2018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锦州地区初创组第一名,2017年锦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渤海大学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奖励。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物理外场下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界面调控机制》1项,辽宁省科技厅公益基金《基于TRIZ理论各向异性钕铁硼磁环真空挤压技术》,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高品质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开发》,横向项目《各向异性钕铁硼磁环真空热压工艺研究》、《生产型热处理方箱真空系统研究》等,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层状铝合金复合铸坯连续铸造的基础研究》;韩国国际合作项目《StudyonthemechanismofAl/(Al,Mg,Cu)alloysDuocastingtechnology》等科研项目。在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A,Materialstechology,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5篇,其中13篇被SCI收录。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设计2项。创建渤海大学真空装备及新材料实验室(目前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锦州大学科技园新材料研发平台,搭建锦州市新材料中试基地(占地面积30亩、包括200kg真空感应炉、500kg定向凝固炉在内设备10余台),整合地方产业资源目前累计价值3000余万元;孵化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企业累计产值突破5000万元。

查看详情

周燕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武汉“3551”人才。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湖北省3D打印联盟副秘书长等。主要从事增材制造(3D/4D打印)材料、工艺、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共5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