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辉

研究领域

基础兽医学、营养与食品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王战辉,男,1979年6月出生,山东昌邑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食品安全标准专家。长期从事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近十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研究经费超过2000余万元。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研制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6种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条产品,1种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种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证书,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残留监控工作和国内大型养殖及食品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201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3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个人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hanhui_Wang

查看详情

江海洋

研究领域

基础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江海洋,男,四川德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分会理事,北京市第一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农业部、食药总局、国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从事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以及兽药代谢迁移转归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兽药等小分子化合物生物识别材料创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动物源食品中有害化合物高通量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兽药在动物体内的PD/PK作用以及生态环境中的迁移转归。围绕食品安全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了兽药、霉菌毒素等小分子化合物抗原抗体制备技术和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小分子化合物抗原抗体制备技术平台,构建了库容量超过200种的抗体资源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重组单链抗体、核酸适配体等);建立了20余种残留快速检测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荧光偏振免疫分析、量子点免疫分析等),并研制出近40个快速检测产品(检测卡、试剂盒和免疫亲和色谱柱),产品在2011年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2012年全国科普会上展出;研究建立了30余种残留检测定量确证方法(HPLC、GC、GC-MS、LC-MS/MS等),形成国家(或行业)检测方法标准35项,其中21项已发布。快速检测产品和检测方法标准已在全国20余个省和地方各级检测机构以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开展了聚醚类、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的临床疗效、PD/PK、代谢迁移转归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国家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农业部残留专项及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5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1项;参编著(译)作3部;201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优秀创新团队奖;2010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100193电话:010-62732802;传真:010-62731032邮箱:haiyang@cau.edu.cn

查看详情

温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源食品安全及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在兽药、霉菌毒素等小分子有害化合物及病毒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半抗原/抗原设计、抗体/受体等生物识别材料制备、免疫及核酸分析技术方面开展了持续的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仲维科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仲维科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从事相关检验检测行业工作,并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食品中所残留的二噁英以及兽药残留,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等相关检测科学技术。

查看详情

刘德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主要从事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形成机理研究,迄今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承担横向课题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5项。

查看详情

沈张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沈张奇,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本科及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长期从事细菌耐药性致病性以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研究。获得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

查看详情

李颖超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颖超,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博士;长期从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12年以来,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多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江苏省省级项目1项。近年来,参加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与对策战略研究”(第一期、第二期)、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等研修院主持的《食品流通经营规范》编写等工作。

查看详情

邓婷婷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邓婷婷,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2009年6月至今主要开展食品安全精准快速检测与食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工作。此外,还积极参与了原质检总局的技术支持和科普工作,如输欧米制品解禁、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普查及食品安全科普专著的编写等工作,为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5项,参与转基因重大专项等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社会力量奖2项;发表SCI或EI文章10篇;以副主编或参编中英文专著7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47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   曾任原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专业委秘书,获2016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首批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授课教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科普老师,ISO17025及ISO19001内审员,全国生物芯片标委会(TC421)委员,《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学报》等审稿专家。

查看详情

何计国

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营养学、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代表著作与论文 发表论文6篇,主编及参编《食品卫生学》(主编)、《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测定方法》(参编)、《维生素A缺乏症的控制》(参编)等教材。 主要科研项目 现承担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白黎芦醇检测技术”、中外合作课题“叶类蔬菜的衰老机制”及横向合作课题“营养配餐软件的编制”、“营养强化食品操作规范”、“前花青素提取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等多项研究课题。 教学工作 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基础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性评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临床营养学》及研究生课程《食品品质评价》、《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Seminar》等。新开研究生课程有《食品安全研究方法与进展》、《营养与疾病》。

查看详情

艾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从事专业学术研究工作40年,专业特长为运动、营养与肥胖等慢性病,主要研究方向有:营养功能食品开发、微量元素锌与运动能力、睾丸金属结合蛋白、肌酸内源性肌酸合成、葡萄糖转运蛋白与胰岛素抵抗、运动营养与肥胖、运动营养与慢性病、内质网应激、海马细胞凋亡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基金12项,已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译《实用运动营养学》,参加编写学术著作17部。《运动饮料》国家标准(GB 15266-2009)第一起草人,《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国家标准(GB/T 23526-2009)第二起草人,《低钠食品》国家标准(GB/T 23789-2009)第二起草人。

查看详情
共1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