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动汽车磁流变悬置系统动力学特性与试验研究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发布时间: 2024-11-05 13:45:48
项目为降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车架系统振动耦合程度,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振动特性、动力总成磁流变悬置的非线性特性、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车架系统振动耦合特性、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车架系统耦合振动控制策略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为阐明解耦盘式液阻型悬置动态特性的作用机理,采用混杂系统理论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液阻型悬置内液体运动规律。对磁流变悬置的磁路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得到控制电流与可控阻尼力的关系式,为磁流变悬置的控制应用提供了理论模型。基于磁流变液的Bingham模型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磁流变悬置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应用多体动力学建立含磁流变悬置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车架系统的非线性振动耦合数学模型。综合多种控制方法的优点,设计抑制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车架系统耦合振动的控制策略。
分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车架系统的振动耦合机理,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式研究磁流变悬置的动态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隔振中,通过控制电流来调节磁流变悬置的动态特性,降低动力总成—车架系统的振动耦合程度,为降低电动汽车振动和噪音,改善乘坐舒适性,提高我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模型和应用基础。分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车架系统的振动耦合机理,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式研究磁流变悬置的动态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隔振中,通过控制电流来调节磁流变悬置的动态特性,降低动力总成—车架系统的振动耦合程度,为降低电动汽车振动和噪音,改善乘坐舒适性,提高我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模型和应用基础。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作为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能量可回收的发动机半主动悬置装置.专利号:ZL201920180743.X(2)一种油门踏板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ZL202010833078.7
采用磁流变悬置系统的现代车辆与采用被动悬置系统的传统车辆相比,车身俯仰角加速度的峰值和均方根值分别由0.955rad/s2减小到0.591rad/s2和0.377rad/s2减小到0.291rad/s2,降低了38.12%和22.81%。车身垂向加速度的峰值和均方根值分别由0.768m/s2减小到0.545m/s2和0.277m/s2减小到0.203m/s2,降低了29.04%和26.71%。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