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商标权
发布时间: 2023-11-30 14:09:14
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是采用我公司依托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的“全向预应力构架式钢管塔架技术”,塔身采用全钢结构,通过引入预应力技术,缓解了焊接疲劳,提升了风塔刚性,将钢结构塔身下部设计为构架式,稳定性增强。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中的构架式预应力抗疲劳段与转换过渡段,解决了因塔架高度升高引起的共振问题,可以使塔架高度提升至160米、180米及200米以上高度,能更有效地利用风资源,同时本塔架实行创新节地技术,开启“以检代维”模式,降低运维成本。公司拥有本技术的独立知识产权,申请并获得相关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同时申请国际专利,并顺利通过美国、欧洲和印度专利局授权。 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并取得知识产权; ①安全性:结构刚度大、承载能力强、避免共振。 ②经济性:运输便利安装高效、发电量增加、节约电缆成本和箱变基础建设成本、运维成本低、用钢量少造价低、利于风场改造。 ③节地性:基础占地面积小、节约箱变用地、易于拆除可复耕。 ④适应性:适用于农田、道路、河道、山区等各种地形。 ⑤环境友好性:噪音更小、可回收再利用。
塔架结构创新:该科技成果采用了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相较于传统的风电塔架,具有占用土地少、可利用空间大、结构稳固、使用时间长等优点。 塔架高度提升: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的高度可达到160米以上,使得风电机组能够更好地利用风资源,提高发电效率。 塔架设计优化:该科技成果在塔架设计中,通过采用四点式承重分布,大大降低了对塔下农作物种植或塔下植被的影响,同时减少了铁塔实际占地面积,节约了土地资源。 适用范围广泛: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适用于跨河道、跨水塘、跨道路、农田内部、山地等不平整地面的风电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工业化建造程度高:该科技成果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提高了塔架的工业化程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施工难度。 综上所述,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的技术亮点主要体现在结构创新、高度提升、设计优化、适用范围广泛和工业化建造程度高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实用性。
适用性强:该科技成果适用于各种环境和地形,如农田、山地、河道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成本低、效益高: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同时能够提高风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发电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市场需求量大: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塔架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使其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符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较长远的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具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益、市场需求量大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市场前景。同时,该科技成果的模块化设计、标准件的应用以及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拓展性,有望在未来实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公司人员以技术型、知识型人才为主。以总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为首组成的重点项目参研小组,共计30余人参与新项目的研发。小组成员均为在钢结构制造行业中从业10-20年的技术专有人才,有丰富的技术、生产和施工经验。 同时与享誉海内外的名校-同济大学合作,进行产品设计研发。以马人乐、何敏娟教授为首的设计团队(共计两位教授、3位博士后、4位博士和3位硕士),在高耸结构设计领域拥有强大的科研设计实力和雄厚的科研人才基础。 马人乐教授简介: 1982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工民建,1984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留同济大学钢结构教研室工作。兼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钢结构设计分院副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学会常务理事、高耸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高耸构筑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研究方向是钢结构和高耸结构。 主要研究成果有:“塔桅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高耸钢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经济效益:《风电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50年节能减排目标解读中,据气象局最新评估结果,中东部和南方达到经济开发价值的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亿千瓦。按照低风区占比30%,单台价值300万元测算,低风区塔架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以2.5MW机组5万千瓦容量风电场为例,采用“预应力构架式风塔”结构,机组占地面积仅为100㎡。直接减少投资3500万左右(按单个5万行千瓦,3-5亿概算)。
社会效益:该能源技术创新提前实现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中关于大型风电技术创新2030年目标:形成200-300米风力发电成套技术,全球领先。随着菏泽鄄城座160米样塔的建成和并网运行,为实现低风区风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先例,实现了低风区风能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填补了国内行业领域的空白。
预应力钢管塔架绿色技术的应用推广,可以每年为国家综合利用土地节约 15000 亩(1.5 亩×10000台),建设用地指标,可节约混凝土200 万立方(200m³×10000 台),节约 20 亿直接投入,更有利于减排。该技术的使用,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利用,更好地推动了全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产品“节地技术”的应用推广,可使风电企业核准后的开工时间由2年左右,缩短至3-6个月,快速实现并网发电,提高风电场的资产转化效率。
通过实现“以偿代征”的用地模式,在基本不影响农材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农村以土地租金入资,建立共赢平台,实现每年利润分配、价值共享。
技术合作是指与其他公司或机构共同研发、生产和推广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的过程。通过技术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技术合作中,我们期望合作伙伴能够提供相关的产业链资源和市场渠道,与我们一起参与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合作伙伴应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共同合作中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
资金需求:
对于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会面临一定的资金需求。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生产设备购置等方面。
我们希望能够获得来自合作伙伴的资金支持,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或机构的扶持资金。这些资金将有助于我们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并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合作开发、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创业融资、 股权融资等方式融资5000万。
对成果转化方向、目标的希望和要求:
我们希望通过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以下目标:
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风电机组塔架建设,提高风能利用率;
推动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应用;
提升我国在风电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希望合作伙伴能够和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