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运动知识的来源研究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1-28 11:19:42
有关运动与健康、疾病关系的认识研究,散布在各个领域,我们需要把这些知识整合,更加全面地认识运动,尽量避免对运动的片面理解认识。对运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认识,来源于四个领域:1)从全生命周期的高度认识实现运动的健康功能的机理与需要的条件,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不同生命阶段疾病发生情况倒推生命早期哪些运动更加需要加强?2)从临床疾病的治疗康复实践来认识实现运动的健康功能的机理与需要的条件。肥胖、骨质疏松症、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肾透析、慢性阻塞性肺病、三瘫康复、关节疼痛等的预防康复,以及围手术期运动治疗各自利用了运动的哪些性质特点?3)从疾病发展全过程的角度理解运动的作用:健身保健、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为什么离不开运动?具体是离不开哪些类型的运动?4)从竞技体育训练角度观察运动的作用效果。我国的竞技体育已经从原来的经验训练转型发展到今天的科学训练。这些竞技体育科技成果对于理解运动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来自运动员心肺功能训练方法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来自运动员营养的运动营养学等在健康领域已经得到医疗界普遍认可。在竞技体育领域看到的很多现象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运动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比如为什么有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容易发生肥胖现象?尽管这些项目的运动员天天有很多的训练。为什么同样的运动项目,现在我们成绩好了,反而伤病少了?原来我们以为运动员必然以损害健康为代价才能获取奖牌。但实际未必如此!发生伤病说明训练内容和周期的安排有问题,需要及时纠正。“运动员训练原则与普通人甚至与患者无异”。竞技体育训练原则,是基于对运动的深刻认识产生的,同样适合于每个普通人以及患者。
1. 用于全人群健康管理的应用,以利于全民健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体质提升管理;
2. 用于全人群健康管理应用实践,使家庭、个人及学校能了解孩子的身体变化,获得精准的运动干预等相关数据,为过程参考和查找数据提供便利。
1 刘平生 研究员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2 郭建军 教授 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中心3 樊代明 院士 西京消化病医院4 李昂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 王志潮 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6 郭晓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7 林剑浩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8 李光熙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9 杨一卓 博士 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10 陈晓 总监 小米健康
1.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及主动健康能力,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2. 以个性化管理方式控制最佳的成本效益,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3.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及主动健康能力,预防或降低用户出现慢性病的时间;
4. 降低慢性病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
1. 搭建科学运动健康管理服务包模式,配套相关的智能化检测设备,促进体育科学与临床医学实践的转化。
2. 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3. 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4. 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