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绿肥和2‑氯乙基磺酸钠协同降低水稻生产中碳足迹的方法

绿肥和2‑氯乙基磺酸钠协同降低水稻生产中碳足迹的方法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发布时间: 2023-11-23 13:41:53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黄家章 | 2023-11-23 13:41:53

本发明涉及绿肥和2‑氯乙基磺酸钠协同降低水稻生产中碳足迹的方法。降低碳足迹的水稻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水稻收获前套播绿肥作物;2)在水稻插秧前,将绿肥作物灭茬、粉碎、翻压还田,向稻田土壤中施用2‑氯乙基磺酸钠;3)淹水;4)移栽水稻,对稻田进行第一管理使水稻生长至收获;5)对于一季稻,在水稻收获前再次套播绿肥作物,重复步骤2)至4);对于双季稻,收获早稻后,移栽晚稻,对稻田进行第二管理使晚稻生长至收获;在晚稻收获前再次套播绿肥作物,重复步骤2)至4)。

一是其操作步骤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在水稻收获前套播绿肥作物;2)在水稻插秧前,将绿肥作物灭茬、粉碎、翻压还田,向稻田土壤中施用2‑氯乙基磺酸钠;3)淹水;4)移栽水稻,对稻田进行第一管理使水稻生长至收获;5)对于一季稻,在水稻收获前再次套播绿肥作物,重复步骤2)至4);对于双季稻,收获早稻后,整地,移栽晚稻,对稻田进行第二管理使晚稻生长至收获;在晚稻收获前再次套播绿肥作物,重复步骤2)至4)。

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是指稻田直接以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形式释放的碳,约占水稻生产总碳足迹的70%,其中CH4排放占总碳足迹的54%,是水稻生产减排的重中之重;间接碳排放是指在水稻生产中以种子、化肥、农药、燃油以及电能等农业生产资料形式释放的碳,占水稻生产总碳足迹的30%左右,其中氮肥投入环节占总碳足迹的16%。利用紫云英等绿肥、配施甲烷减排材料2‑氯乙基磺酸钠以及减施化肥,在降低碳足迹方面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可实现稻田土壤在不增加CH4排放的前提下土壤大幅固碳,进而达到生产稻谷的碳足迹显著降低的目的。

曹卫东,周国朋,孙晋鑫,马正波,常单娜,耿明建,秦晓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针对我国南方水稻生产过程碳足迹高的问题,本发明发现2‑氯乙基磺酸钠可降低稻田土壤中CH4的排放。进一步地,通过采用在稻田休闲季种植绿肥、绿肥翻压还田时施用2‑氯乙基磺酸钠、水稻季减少40%氮肥投入的操作措施,在实现了稻谷稳产乃至略有增产的同时,协同增效地大幅降低了碳足迹。且本发明的操作轻简高效、实用性强、便于农户操作与应用。农业食品类的碳排放占到了人类总排量的24%(包含农业相关的运输、加工等排放),仅次于能源行业的25%,排在人类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第二名。应用本发明,可在种植环节显著减少碳足迹。

1、自主生产:自行投资推动科技成果的实施转化。

2、合作生产: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3、转让专利权: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4、技术入股: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5、授权许可: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6、其他合作转化方式:通过协商促成多方共同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