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宜昌红茶加工工艺的研究与推广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1-22 11:47:19
优化宜昌红茶加工工艺参数,制定高品质宜昌红茶产品标准。试验从萎凋、发酵及干燥等关键工序着手,系统设计工艺参数,筛选每个关键环节的适宜参数,通过验证试验及应用完善,最终提出整套高品质宜昌红茶加工工艺,制定出宜昌红茶加工技术标准并生产出具有宜昌特色的红茶新产品。依托市茶产业专家体系、茶产业协会及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制茶大赛、产品评比等形式,进行推广应用,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三位一体协同推广新模式,将科研成果直接送到茶农、茶企身边,促进全市红茶品质提升,带动茶农增收、茶企增效。
1. 品种原料创新——为充分利用茶树良种优势,先后利用宜昌茶区现有主栽品种鲜叶制作红茶,筛选出2个适制宜昌高品质红茶的品种。2. 加工工艺创新——从影响红茶汤色和香气的关键工艺着手,采用快速萎凋、缩短发酵时间等方式,保存较高的茶黄素含量,提高红茶综合品质。3. 产品特性创新——通过反复试验研究和多层次征求意见,确定了高品质宜昌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润带金毫,橘红汤,醇厚味,花果香的品质特征。4.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根据宜昌茶区茶叶生产现状,因地制宜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从源头控制茶叶质量安全,确保茶产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5. 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形式创新——以本地科研院所为主阵地,邀请中茶所作技术支撑,与茶叶龙头企业联合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为省内首个茶叶团体标准,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6. 项目推广形式创新——通过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微信电话咨询等形式推广新技术、新标准。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三位一体协同推广新模式,使高品质宜昌红茶加工技术标准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技术成果在全市红茶产区推广应用,红茶的采摘标准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并带动了周边地区名优红茶的生产,提高了产业效益。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民增产致富,促进了我市红茶提档升级和标准化生产。
1.在全市茶叶主产区进行技术推广,联合龙头企业示范应用新工艺,促进企业增效,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2.举办茶叶加工技术培训会、现场会,指导高品质红茶加工技术,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
3.以项目试验结果为基础,制定了标准《宜昌宜红宜金香》;项目产品获得国家级茶叶评比机构奖项5 项;筛选出2个适宜制作高品质宜昌红茶的本地品种。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地市农科院(所),1957年3月创建于原宜昌县小溪塔,历经当阳关陵、枝江四岗、点军桥边、点军北门垭,目前院部坐落于点军区将军路209号宜昌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占地面积46亩。多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全院学科建设不断优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院企(地)合作如火如荼,项目建设方兴未艾,党的建设不断加强,院容院貌日新月异! 内设机构:全院拥有集科研、试验、展示、培训为一体的五大现代化农业试验示范基地3000余亩(枝江粮油作物基地、点军特色作物基地、远安水稻特性鉴定基地、海南南繁育种基地、长阳高山生态基地),设4个内设机构(办公室、科技管理科、计财科、科技产业发展科)、2个试验站(枝江四岗基地、点军土城基地)以及水稻和油料研究所、旱粮作物研究所、蔬菜和魔芋研究所、茶叶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畜牧研究所、植保观测站、中药材团队、果树团队等研发团队。
技术成果在全市红茶产区推广应用,红茶的采摘标准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并带动了周边地区名优红茶的生产,提高了产业效益。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民增产致富,促进了我市红茶提档升级和标准化生产。
1.在全市茶叶主产区进行技术推广,联合龙头企业示范应用新工艺,促进企业增效,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2.举办茶叶加工技术培训会、现场会,指导高品质红茶加工技术,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
3.以项目试验结果为基础,制定了标准《宜昌宜红宜金香》;项目产品获得国家级茶叶评比机构奖项5 项;筛选出2个适宜制作高品质宜昌红茶的本地品种。
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