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注射型高活性人工骨

注射型高活性人工骨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1-21 10:50:35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祝雨红 | 2023-11-21 10:50:35

创伤和疾病造成的骨缺损在临床极为常见,例如骨感染、脊柱融合术、创伤性骨折与骨肿瘤。骨缺损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我国每年需要骨缺损修复的患者超300万,全球每年骨缺损患者达1500万,骨修复材料是重大临床需求。自体骨存在下述缺陷:来源有限——供区骨量受限,供区并发症多,例如感染、神经损伤及慢性疼痛。新型骨修复材料存在下述缺陷:组织工程骨制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质控困难、难以批量生产、尚处研究阶段。现在亟需活性因子人工骨,本科技成果所制备的活性因子人工骨具有下述特点:可自行诱导成骨,能批量生产,简便易用。

现有活性因子人工骨产品的四大痛点:成本高、蛋白易失活、塑形难、修复慢。本科技成果所制备得到的产品:骨无缺—注射型高活性人工骨。修复模式为梯度降解诱导组织快速长入和均匀成骨缺损部位快速修复。

注射型高活性人工骨具有众多特点,例如创新性活性蛋白收获纯化技术,成本降低50%以上;独创蛋白活性保护技术,常温8个月不失活;注射交联成型技术,能够匹配90%的骨缺损类型;创材料梯度降解技术,修复速度提升1倍。

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9.3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6.9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增速位列骨科各细分领域之首,人工骨修复材料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高。2018年我国骨科高值耗材市场规模较2017年增幅达到16.2%,其中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增速高达25.0%,而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骨科器械在2018年的市场规模增幅分别为17.5%、17.2%、21.1%。2018年,人工骨修复材料已占据了我国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约1/3的市场份额。随着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临床应用需求的增加,同种异体骨因来源有限且存在法律和伦理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需求;以及人工骨修复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临床效果的持续提升,预计人工骨修复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本科技成果的项目负责人为周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中心主任、脊柱外科主任、组织修复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曾赴美国、法国留学研修脊柱外科。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外科(脊柱功能重建、脊柱结核、脊柱微创等)、组织再生修复及组织工程基础与应用研究。团队项目组相关发明专利已授权3项,实审2项,另有8项技术已定型,后续将陆续申报专利布局。

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9.3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6.9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增速位列骨科各细分领域之首,人工骨修复材料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高。2018年我国骨科高值耗材市场规模较2017年增幅达到16.2%,其中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增速高达25.0%,而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骨科器械在2018年的市场规模增幅分别为17.5%、17.2%、21.1%。2018年,人工骨修复材料已占据了我国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约1/3的市场份额。随着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临床应用需求的增加,同种异体骨因来源有限且存在法律和伦理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需求;以及人工骨修复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临床效果的持续提升,预计人工骨修复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0.2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53.4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7%。

本科技成果相关产品注射型高活性人工骨可采用的转化方式为创业融资、技术服务与合作开发。具体细节由双方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