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春9两优30

春9两优30

成果类型:: 新品种

发布时间: 2023-11-17 09:10:48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徐琴 | 2023-11-17 09:10:48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1.3天,比对照丰两优4号晚熟0.5天。株高121.0厘米,穗长24.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每穗总粒数217.8粒,结实率80.0%,千粒重24.8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2、3.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3%,整精米率63.0%,粒长6.7毫米,长宽比3.2,垩白度11.0%,透明度1级,碱消值6.4级,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7%。

产量表现:202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4.7千克,比对照增产6.3%;2022续试,平均亩产640.3千克,比对照增产4.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5千克,比对照增产5.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0千克,比对照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一般5月上旬-5月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20.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2.0千克。水育秧移栽叶龄4.0叶左右,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栽插株行距20.0厘米×25.0厘米,每亩插足基本苗18万以上。科学施肥,稀播壮秧,适时插秧,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其他田间管理、栽培和收获措施均按该类型品种常规方法实施。病虫害以防为主,主要防治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等病虫害。

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杂交水稻产量提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春9两优30”具有产量高的优势,大面积推广种植,能够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益,带动水稻产业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支持建设。基因组所通过整合生物学和大数据科学,来认识与利用农业生物基因组,服务全球农业生产。为此,基因组所成立了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动物基因组、生态基因组、食品科学等研究中心和相关技术平台。

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畜禽生物组学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顶级期刊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2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5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2019年以来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前列,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

为了推广春9两优30,需要配套制种田,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水稻生产。春9两优30产量高,能构提高稻米产量,从而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这也能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本项目针对优质高产新品种春9两优30,采用示范观摩、售后技术跟进、新媒体宣传,以及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实现多方联动,深入宣传,让稻农增产增收、企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