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红茶揉捻发酵一体化装置

红茶揉捻发酵一体化装置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发布时间: 2023-11-07 18:26:14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种业科技服务团| 仝淑玫 | 2023-11-27 14:22:43

我国加工高端红茶的季节一般在春秋季,此时环境温度低,红茶发酵需在人工模拟的温湿度和通风环境下完成。市场上已有的设备一般采用水蒸气和超声波加湿,前者易在茶叶表面凝结成水膜,阻碍茶叶与空气充分接触,不利于发酵,后者以水珠形式存在,难以被发酵过程中的茶叶利用。红茶揉捻发酵一体化装置采用水帘加湿,水帘温度与环境温度同步调控,避免水分子在茶叶表面凝结,分子状态的水可直接参与发酵反应,提高发酵质量;本装置采用全热交换新风结合自然通风设计,确保发酵所需新鲜空气;本装置采用四面加热方式,保证内部各区域温度分布均匀。采用本装置制作的红茶,干茶、汤色、叶底色泽较优。将揉捻机安装在该装置内部,加速发酵进程,节约发酵时间1h左右。

该项目多项技术亮点:

  1. 水帘加湿技术:通过水帘加湿,实现了对发酵环境湿度的同步调控,避免了水分子在茶叶表面凝结的问题。这样,分子状态的水能够直接参与发酵反应,提高了发酵质量。

  2. 全热交换新风和自然通风设计:采用全热交换新风结合自然通风的方式,确保发酵所需的新鲜空气充足。这有助于维持适宜的气氛条件,促进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3. 四面加热设计:通过四面加热方式,确保内部各区域的温度分布均匀。这对于红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有助于提高茶叶的均一性和品质。

  4. 揉捻机与装置的结合:将揉捻机内置于装置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揉捻过程,加速发酵进程,同时实现了对发酵时间的节约。这样的一体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茶叶品质。

  5. 红茶品质改进:通过上述技术亮点的综合应用,制作出的红茶在干茶、汤色、叶底等方面都表现出较优的品质。这证明了该装置在提升红茶品质方面的有效性。

综合来看,该装置综合运用了先进的湿度调控、通风设计和加热技术,使得红茶的生产过程更加精密、高效,同时改善了红茶的品质。

该红茶揉捻发酵一体化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其先进的湿度、温度控制技术可确保红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的优化,提高茶叶的发酵质量,对于提升红茶品质具有显著效果。其次,一体化设计及揉捻机的内置使生产过程更为智能高效,有效节约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此装置在新风和自然通风结合方面的设计,不仅确保新鲜空气充足,还降低了能源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于制作出的红茶具有更佳的外观、色泽和口感,有望在市场上赢得更高的认可度,满足对优质茶叶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该项目的应用前景可望在红茶生产领域带来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益的双重提升,同时推动茶叶产业向智能、绿色方向发展。该装置适合制作高端红茶,且投入成本低,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华中农业大学下设二级学院,是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2002年2月由原园艺系和林学系合并而成,可分别追溯到1904年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林科和1940年湖北省立农学院园艺系。截至2021年3月,学院下设6个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3个;有教职工181人,其中专任教师151人,全日制在校生2902人,其中本科生1672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28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63人、博士研究生339人,留学生66人。

项目负责人周继荣,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从事茶叶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

该红茶揉捻发酵一体化装置将带来多方面的效益。首先,通过先进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提高了红茶的发酵质量,显著改善了茶叶的外观、色泽和口感,提升了产品品质。其次,一体化设计及内置揉捻机节约了发酵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新风和自然通风结合的设计降低了能源消耗,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此外,通过技术创新,有望推动红茶产业向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综合而言,该项目将带来品质提升、效率提高、能源节约等多重效益,对红茶生产企业和整个产业链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项技术已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智能化红茶发酵装置201630132578.2,该项目将重点采用合作开发方式,共同研制出商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