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客户侧智慧用能服务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客户侧智慧用能服务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0-19 16:12:55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胡聪聪 | 2023-10-19 16:12:55

该项目立足于我国电网智慧能源服务领域的现有基础与实际需求,研发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客户侧智慧用能服务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成果在支持大规模并发客户侧用能数据接入、海量用能信息存储及管理、海量用能数据实时处理等功能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客户侧智慧用能数据潜在价值,构建了大数据窃电概率预警分析、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电力智能决策支持、电力用户信用评价等多样化智慧能源增值服务。项目构建的平台整体结构包括客户侧智慧能源采集主站、智慧用能大数据存储及计算系统、智慧用能大数据应用系统。

1.研发的客户侧智慧用能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海量用能数据价值挖掘;

2.提出了用电行为识别、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和日前负荷调度方法,确保有效开展需求侧负荷调节工作,发挥削峰填谷、电力供需平衡作用;

3.提出了短期停电预测、电力用户信用评价和电力营业厅客流统计方法,实现了全域停电事件实时监测、差别化营销策略制定和线下差异化管理服务,提升了服务满意度;

4.提出了异常箱表关系识别、终端故障预测和费控服务调度优化方法,实现了档案错误更正、终端设备故障诊断和远程停复电指令有效执行,解决了数据缺失、指标异常等数据质量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12建设能源强国新目标,为新时代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和现代社会的血液,电网是能源转换利用、优化配置和供需对接的重要平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经营区域覆盖我国 2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人口超 11 亿。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设备及采集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截至 2022 年底已接入智能电能表 5.3 亿只,日采集数据量超 25.84 亿条,海量数据蕴含着丰富的用户行为信息。且国资委早在 2020 年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创新要求,电力企业来的“3+1”创新要求主要表现为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和产业体系生态化。

当前客户侧海量用能数据高效利用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短板:1)海量用能数据存在“规模大、场景多、维度高”等特点,导致系统计算框架与集群资源难以满足高时效、高精度的数据挖掘需求;2)用能服务应用场景的日益增长,缺少面向海量用能数据挖掘的智能业务服务体系,导致难以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制约了用能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3)现场采集设备及采集数据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档案配置错误及现场运维控制困难导致采集数据质量低,严重影响了上层应用开展。

本项目依托于国家火炬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立足于我国电网智慧能源服务领域的现有基础与实际需求,研发了客户侧智慧用能服务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首先从底层设备端提升采集数据质量,随后设计电力自适应混合云计算框架,并完善改进相关服务调度策略与控制方法,最后构建面向多个典型业务场景的分析模型与应用服务,创新实现新型数字化驱动业务、“数字化+人力”的轻资产业务并创造了可持续性服务收入。

该项目技术成果助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海量用能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全面提升了用能服务管理水平。在数字化浪潮下,伴随电力市场化改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本项目平台势必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本成果由山东大学和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山东大学史玉良教授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了整体规划,总体负责项目关键技术研究指导和平台架构设计。研发团队还有山东大学闫中敏副教授、王新军教授、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管永明工程师、张晖工程师、吕梁工程师。

本项目研发的客户侧智慧用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客户侧智慧能源采集主站、智慧用能大数据存储及计算系统、智慧用能大数据应用系统。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拓锐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渠道进行推广应用,平台已在山东、重庆、宁夏、陕西等省市电力公司实现应用,累计销售额达 11.48 亿元,其中,近 3 年销售额 4.88 亿元,并通过节约开支、创新服务模式获间接经济效益 1.7 亿余元,该项目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海量用能数据分析挖掘应用困难的问题,更有效提高了现场运行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助力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拟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合作等方式与各企业合作,将科技成果推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