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衍射结构色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传感系统及制备方法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3-10-19 11:00:26
在人机交互、穿戴设备等多个智能制造领域中,感知外界环境、实现信息交互是极其重要的基础能力。这一能力则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甚至可以说传感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机器人或穿戴设备的智能程度。
传统的柔性应变传感器通常是将外界刺激信号产生的应变转换为电信号的形式输出,如电阻式、电容式或电压式等多种传感器,但是其一般都需要额外连接信号传输线,导致传感器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且,特别在智能机器人领域,采用电信号感知传递信息,还容易导致机械人响应速度慢、整体制造复杂度高等不良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纳米颗粒形成的结构埋入柔性支撑层内,从而通过衍射光与结构本征模式耦合形成一种特殊的晶格共振模式,调节纳米颗粒的尺寸、排布间距等参数,可以使共振模式更趋向于衍射模式,相较于传统的金属等离子体共振、介质米氏共振来说,本申请形成的共振具有共振线宽更窄、反射率更高、以及大范围可调谐等特点,使得结构色呈现出色彩饱和度更高、色彩分辨率更高、以及色域分布更广等效果,非常适用于柔性剪切应变传感。而且这种传感结构具有易集成、易加工、高韧性等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2、由于将微小的应力变化转变为宏观的结构衍射结构色变化,从而实现微小应力的识别和传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光电感知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电信号传感器,其速度更快、反应更灵敏、反馈更及时和精确。
3、选用PDMS、水凝胶等作为柔性支撑层的制备材料,使其具有生物兼容性好、材料拉伸柔韧性好的效果。
4、由于全电介质纳米颗粒结构阵列的尺寸很小,可以设计成不同方块颜色和多位置分布式嵌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实时可视性,更加有利于与微型设备,如现有的微纳米柔性机器人,进行有机结合。
技术合作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