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9-22 11:04:21
超声波在液态合金中传播时能够产生空化、声流等一系列非线性效应,是优化金属材料凝固组织并提升应用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百年来,该技术存在着处理温度低、能量衰减快、作用范围小的严重缺陷,同时由于高温熔体声场检测反馈技术的缺乏,制约了超声动态凝固理论的深入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其广泛的工程应用。围绕现有超声凝固技术瓶颈,以技术创新和科学仪器研制为源头,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团队首创了“三维正交超声场中高温金属动态凝固技术”和“多模式宽温域超声定向凝固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超高真空环境—多模式超声处理—高温声场检测表征—凝固组织调控—应用性能优化”的高效集成,广泛用于600~2000K金属材料的超声凝固制备。同时将研究对象由金属材料进一步拓展至无机材料,建立了基于调控瞬态空化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的超声化学可控合成新方法。
多模式融合: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结合了不同频率、不同振幅和不同工作模式的超声波,如高频、低频、脉冲模式等。通过多种模式的融合,可以在凝固过程中实现更灵活的控制和更高效的能量传递,提高处理效果。深部作用: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能够通过调节超声波的参数和工作模式,实现深部组织的凝固和治疗。不同模式的超声波可以穿透不同深度的组织,从而实现对深层病变的治疗,拓展了超声凝固技术的应用范围。精准定位: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结合了实时成像和导航系统,可以提供精准的病灶定位和导航引导。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病变部位,并通过导航系统精确定位治疗位置,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安全可控: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在能量传递和温度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通过实时监测和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治疗区域的温度和能量传递情况,避免超声波对健康组织的损伤,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多领域应用: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学领域,它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疼痛管理、血栓溶解等方面。在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它可以用于细胞破碎、材料表面改性等应用。
多领域应用: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学领域,它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疼痛管理、血栓溶解等方面。在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它可以用于细胞破碎、材料表面改性等应用。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可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改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和颗粒的分散等应用。这在材料加工、电子器件制备、涂层技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力。
翟薇博士,副教授,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之一。2010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赴法国巴黎六大纳米与介观材料实验室进行为期15个月的合作研究。2010年9月在西工大理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为魏炳波院士带领的“空间材料与科学与技术”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之一,2013年5月破格晋升副教授。主要从事“超声场中的液固相变机理及新材料制备合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子公司联合获批陕西省“秦创原”项目—稀有金属材料型材产业化;开发超声熔体除气与细晶技术与装备,消除大型铝合金铸件缺陷;研发大截面型材连铸超声调控技术与装备,实现新型特种金属型材生产;创新研制超声金属腐蚀反应新技术,制备出高性能海洋环境用高性能电场传感器件。
通过技术咨询合作开发,将我们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我们的成果是一种创新的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相信,在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医疗、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为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合作目标:
我们的合作目标是将多模式超声凝固技术推向市场,并实现其商业化应用。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具体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满足市场需求,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努力,实现技术的商业化转化,并为双方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