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9-21 20:54:53
该方案用于电子产品硬件的设计验证,可以有效缩短产品研发设计周期,降低验证成本。该系统通过构建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融合了软硬件协同仿真技术,实现对产品硬件电路的仿真测试。该方案的核心是构建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该平台由处理器模板、外围I/O接口板等硬件设备以及实时软件仿真模型组成。它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验证需求,构建包含不同处理器和外设的定制化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有两种构建方式:一是虚拟控制器加实际硬件电路的方式,用于快速原型验证;二是实际控制器加虚拟系统构成的方式,用于整机级的硬件在环验证。该方案的优势在于仿真测试代替了传统的物理原型调试,大大缩短了设计调试周期和成本投入。它可以在早期发现硬件缺陷,避免了后期修改的复杂性。此外,该方案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批量测试,覆盖各种极端情形,确保硬件的可靠性。总体来说,该仿真验证系统是电子产品研发过程中关键的设计工具和验证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它对各类电子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构建可定制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该方案可根据验证需求,构建包含不同处理器、总线和外设的定制化仿真平台,为电子产品硬件验证提供可重用、可扩展的仿真环境。2.支持硬件快速原型验证:通过虚拟控制器+实际电路的方式,该方案可以进行硬件原型的快速调试,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3.支持整机级在环仿真验证:该方案还可以通过实际控制器+虚拟系统构成的方式,进行整机级的硬件在环仿真,全面验证硬件性能。4.自动化测试提高验证覆盖面:该方案支持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可以批量测试各种极端操作条件,确保验证覆盖面和可靠性。5.减少多次硬件修改的成本:通过仿真验证代替物理原型调试,可以避免后期多次硬件修改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损失。6.提供可视化的仿真调试:该方案还集成了仿真调试与波形显示功能,方便工程师直观地分析并优化硬件设计方案。7提高软硬件设计协同效率:该仿真系统与硬件设计、软件开发过程深度融合,支持并行协同工作,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该面向电子产品的硬件在环仿真解决方案,将为电子系统设计与验证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其应用前景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它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5G通信等领域的各类复杂电子系统设计中,帮助企业大幅缩短这些系统的研发设计周期。仿真调试可替代原型调试,加速设计迭代。
2.该方案可大幅降低验证成本。仿真环境可重复使用,不需多轮修板进行测试。它还支持自动化批量测试,节省了大量人工工作量。
3.该方案将大幅提高电子系统的验证覆盖面和质量。基于自动化测试可全面覆盖各种情形,消除设计遗漏。同时也更易发现深层次问题。
4.该方案还将提升电子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效率。软硬件工程师可在一个统一的仿真环境中协同工作,减少互相等待的时间。
5.该方案还将推动电子企业的研发模式变革,从依赖原型机调试转向仿真驱动设计。这将带来验证流程、组织流程等方面的重构。
可以预见,仿真驱动的研发模式将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主流,该验证解决方案是一个关键的转型工具。它将极大地推动电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适应产品复杂性与迭代速度的快速提升。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 “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首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称号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4人,其中9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9名。近5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1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4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牵头制定传感网测试国际标准和物联网网络层标准技术报告,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49项(牵头制定国际3项,国家标准10项)。发明专利授权250项(PCT专利12项、美国专利授权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4篇。
采用该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验证解决方案,将会为电子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效益,主要包括:
1.该方案将直接帮助企业缩短新产品研发设计的周期,使产品更快进入市场,抢占先机。仿真调试将大幅减少原型调试轮次,加速设计确认。
2.该方案将降低验证的人力和物料成本投入。仿真环境和测试用例可重复使用,减少原型制作和调试的投入。自动化测试也将减少大量重复操作的人工需求。
3.该方案将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仿真验证覆盖面更广,更可能发现隐患。同时调试也更深入,更容易优化设计方案。
4.该方案还将提升研发团队的协作效率。硬件和软件工程师可以在一个共享的环境中并行工作,减少相互等待的时间。
5.该方案还将带来组织流程和研发模式的转变,使企业向仿真驱动的研发流程转型。这将带来流程优化和敏捷性提升的长期效益。
可以预见,仿真驱动研发将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主流方向。该解决方案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手段之一。它将给电子企业带来深刻的战略影响力。
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转化潜力和商业价值。为了实现该方案的转化和推广,以下是几种转化方式:
1. 技术转让:将研发的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进行技术转让,授权给其他制造企业或相关行业的合作伙伴。通过技术转让,可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实现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商业化运作。
2. 技术入股:与具有相关产业经验和资源的投资方进行合作,将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入股。通过投资方的支持和合作,可以获得资金、市场渠道和运营经验等资源,加速技术的推广和商业化进程。
3. 技术合作:与制造企业、供应商或其他科技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展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通过技术合作,可以整合各方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共同推动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
4. 资金需求:为了实现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的转化和推广,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寻找投资者、申请科研项目资助、与银行或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等方式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将用于技术开发、市场推广、人才培养和设备购置等方面。
对于成果的转化方向和目标,希望能够实现以下要求:
1. 商业化应用:将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或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经济效益。通过与制造企业合作,将解决方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2. 行业推广:将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推广至更广泛的制造行业,包括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通过合作伙伴的拓展和市场渠道的开拓,将解决方案应用于各个领域,促进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3. 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国外的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技术专家进行合作研发、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通过国际合作,吸引外部资源和市场需求,加速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解决方案的国际化进程。
4. 持续创新:在转化和商业化过程中,注重持续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改进和优化电子产品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