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医学检测系统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医学检测系统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9-13 16:08:15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王永斌 | 2023-09-14 14:54:42
这种检测手段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样品不需要纯化、标记,并且可以实时、动态、高灵敏检测等优点,因此 SPR 传感器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疫苗研制、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药物靶标、药物开发、基因测序、案件侦破、环境检测、食品安检以及兴奋剂检测等。本项目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基于SPR 技术的光机电一体化系统。
所开发的试验系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两项。产品化后,可以用于疫苗研制、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药物靶标、药物开发、基因测序、案件侦破、环境检测、食品安检以及兴奋剂检测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SPR 生物医学检测分析系统中的传感耦合部件因其进口成本很高,目前还是一种半消耗品,即每完成一次测试后需作再生处理,这样可重复使用几次,然后予以更换;即使这样,单次检测成本也在200 元人民币以上。本项研究可以将传感耦合部件集成为便于批量生产的传感芯片,可大幅降低成本。再生技术的研究成功,可以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若能大批量生产,在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也可实现一次性使用。预计每个芯片的批量生产成本不到 50 元人民币,售价如果为 100 元人民币,单次检测的成本将大幅降低。这样,一方面便于系统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传感芯片作为一次性消耗品,需求量极大,由耗材产生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是在实力雄厚的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年成立电子科学系、现代光学研究所,1992年成立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为适应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于1995年联合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和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组建信息技术科学学院。为加快南开大学现代工学学科体系建设,于2013年新组建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电光学院拥有光学工程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光学工程、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个(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科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个(光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还拥有教育部薄膜光电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新一代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学科创新计划、科技部“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新型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欧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

目前已经完成仪器化,结构设计及操作便利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便使非专业人员能够完成操作;数据分析算法及软件需要进一步开发,以达到实用化。

技术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