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人工智能创新一体化平台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9-06 16:45:25
平台依托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项目——面向产学研用协同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平台、“天河”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原型系统、天河工业云平台等软硬件资源为依托,支撑基于算力、数据的智能前沿创新,服务产业领域智能应用场景打造,构建面向产学研用协同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综合服务平台,具备多行业领域的训练资源库共享开放和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等服务能力。平台支持X86 架构CPU、ARM 架构CPU、CPU+GPU 等在内的多种硬件平台,底层多体系结构综合浮点计算能力超过每秒亿亿次,实现训练模型的模块化、轻量级和敏捷应用开发,提供基于安全域的多级安全访问、规范统一资源共享服务,满足离线模型部署和在线模型访问等需求,适应终端多种执行需要。通过打造“算力、数据、算法”融合的人工智能创新一体化平台,全面突破敏捷智能创新所需平台在高性能、高融合、高可用等技术挑战,平台注册用户数超万人,开发者超过千级,用户覆盖医学影像、安防监控、油气能源开发、智慧消防预警、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和无人机、工业生产优化、新药研发等诸多领域,持续解决重大前沿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创新一体化平台创新度高,技术体系完善,其核心竞争优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突破大规模人工智能训练和部署的超级计算柔性资源配置重大挑战,实现计算智能所需的底层设施资源一体化。通过研发跨域计算与数据高效访存技术,构建大数据与超级计算、云计算融合载体,解决新一代人工智能训练所需计算性能高、数据处理规模大、数据共享困难、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2)全面解决计算智能基础算法库与训练资源库系统集成环境及典型领域关键技术优化,实现计算智能所需的创新能力要素一体化。重点研发突破材料数据分析、医学影像领域核心理论算法,同时结合智能开源框架,研发实现基于统一模板的框架算法集成、全要素配置的训练引擎、训练资源库整合等。(3)系统打造敏捷智能创新与应用场景驱动的云化协同载体,实现智能创新应用需求与快速研发部署平台的一体化。重点研发基于工作流的交互式建模、高封装训练系统、基于API的模型封装与部署机制,大幅提升智能创新应用效率,开拓超级算力、数据处理与智能创新应用融合的一体化平台。
通过本项目实施,聚集和带动算法、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智能软件等上下游产业聚集,逐步形成上下游智能产业联盟,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园,在京津冀区域构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集群。
重点紧密围绕国家及京津冀区域创新、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划,以“面向产学研用协同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综合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功能更加完备、国内一流的自主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系统性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可提供相关软硬件一体化服务。
依托项目,重点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所形成的数据范式支撑的智能创新需求,通过构建高封装算法框架、统一视图交互建模、全要素配置训练引擎、多样性资源柔性调度、API融合部署环境,实现了“算力、算法、数据”的融合,提高了科研生产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研发效率,突破了大规模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交互式深度学习应用等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应用于工业智能辅助检查、医学辅助诊断、智慧城市等智能场景中,全面服务智能应用创新,推动天津乃至全国智能产业的发展。
研发团队由统计与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学科和医学、制造、基因、材料等领域,以正高、副高、博士、硕士等为主体的多学科交叉团队组成,团队人员超过50 人,历时超过5 年,进行长期合作,持续研发,面向智能制造、先进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产业领域已经构建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高端信息化平台,包括国家级工业云、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工业大数据示范平台、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处理平台等,取得数十项创新,服务创新领域、产业领域研发机构、企业等上千家。
该项目已在医学影像、安防监控、油气能源开发、智慧消防预警、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和无人机、工业生产优化、新药研发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实现创新成果朝十万台套级的部署、训练任务十万核级、智能诊断云端秒级反馈等,签约服务企业或机构用户超过 600 家,支撑计算智能领域应用单位研发项目、创新成果近千项,项目新增可统计经济效益超过8 亿元,节省研发经费投入过亿元。
通过技术合作、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进行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