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新型抗非小细胞肺癌候选药物 SCP-22

新型抗非小细胞肺癌候选药物 SCP-22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8-25 16:43:25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陈英 | 2023-10-08 16:51:44

肺癌是全球恶性肿瘤病死率最高的肿瘤,其中 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肺癌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多药耐药,使得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仍然很低。SCP-22 是以本课题组从天然植物地胆草中得到的倍半萜内酯为前体,经结构优化、活性筛选、前药设计获得的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可实现工业化制备。初步药效学表明,SCP-22 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诱导其调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体内药效学验证 SCP-22能显著抑制异位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生长,但对裸鼠体重和其它脏器指数无显著影响。与以往的抗肺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SCP-22通过抑制 TrxR导致肿瘤细胞内活性氧累积、破坏氧化还原平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SCP-22 属于原创药(first-in-Class),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重要的医疗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巨大而潜在的经济价值。

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已成为我国引起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迅速上升。从上世纪 80年代到现在的 40年时间内,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 近 5倍。预计未来 10年内,我国肺癌患者数量将超过 100万。全球市场预计 2021年能达到 180亿美元的规模。SCP-22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专利 新药,按其占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 1/60估计,其年销售额可达 3亿美元,将 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不仅能够为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抗 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增添一个新的品种,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为我国提供一个完全自行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专利新药,为肿瘤患者带来 新的希望,兼具显著的社会效益。

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56人,其中教师668人,正高级职称148人(教授143人),副高级职称240人(副教授23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2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科院“百人”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5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课题组通过对地胆草中大宗化合物进行碱水解,获得了大量的具有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骨架的前体,解决了天然产物来源问题,具有工业化的制备工艺。 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结构修饰并合成了 50多个化合物,最终获得了活性最 好的SCP7,该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非 小肺癌细胞活性是同类临床候选药物小白菊内酯活性的 5 倍。进一步通过 Michael加成修饰成二甲胺盐酸盐、二甲胺富马酸盐等前药,其中前药 SCP-22 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并可在血液中缓慢释放为原型药物 SCP7发挥药效。SCP-22化学合成工艺简单,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

SCP-22 为全新化合物,经查新检索未见文献报道。现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02010020906.5)

技术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