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RFID打印盒数字化车间建设解决方案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8-24 22:35:20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基于工业互联网的RFID打印盒数字化车间建设解决方案。该平台采用云服务器集群架构,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了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研究团队在平台上集成了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工艺规程配置系统、精益生产排程系统、设备联网监控预警系统等模块,实现了车间管理和生产制造的数字化、自动化。采用OPC UA和MQTT等工业互联网标准,连接了各类物理和虚拟智能制造设备。基于数字孪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车间运行状态监测和优化决策的云平台。通过平台的搭建,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一步积累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经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典型应用案例。本项目的成功运用体现了实验室在信息物理系统融合方面的技术实力。下一步,实验室将持续完善各数字模块功能,提高仿真的真实性,并推动平台在更多制造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1. 采用云服务器集群架构,平台部署在虚拟化环境中,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弹性扩展。通过虚拟仿真技术,高度逼近模拟了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的整个闭环流程,构建了一个沙盒化的数字化车间环境。2. 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工艺规程智能配置系统、精益生产智能排程系统、设备联网监控预警系统等各个数字化模块。这些模块采用微服务架构,作为独立的SaaS服务集成到平台中,实现了车间管理和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益化。3. 平台采用OPC UA、MQTT、RESTful等工业互联网前沿标准,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物理设备和其虚拟映射的动态关联。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设备的虚拟模型通过标准接口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CPS环境。4. 基于海量车间运行数据,平台构建了数字孪生和大数据分析模块,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了设备健康度评估、质量预测、容错诊断等智能决策功能,支撑车间的自主优化和故障预测。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RFID打印盒数字化车间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将为制造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以下是其应用前景的几个关键方面:
1. 丰富的应用场景:该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包括工艺流程仿真、设备联网、生产排程、质量预测等,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支撑。
2. 巨大的产业应用潜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处于起步阶段,平台市场空间广阔,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深入发展,应用需求将快速增长。
3. 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可吸引更多企业用户,开展深度合作研究,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4. 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平台应用,可显著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响应速度等,大幅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5. 个性化定制能力: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组配,提供定制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6. 先发优势显著:该平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平台建设积累的经验将助力团队进一步拓展技术边界。
7.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平台的推广将直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将推动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 “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首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称号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4人,其中9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9名。近5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1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4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牵头制定传感网测试国际标准和物联网网络层标准技术报告,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49项(牵头制定国际3项,国家标准10项)。发明专利授权250项(PCT专利12项、美国专利授权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4篇。
为了研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RFID打印盒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和资源。然而,这项成果所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在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经济效益
数字化车间仿真平台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企业实际车间建设和调试的资金投入。通过虚拟仿真验证,可以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订单的返工率。同时,数字化平台可以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分配,实现更低的制造成本。总体来看,平台的应用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技术效益
利用数字化车间平台,企业可以推动员工专业技能和数字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孵化一批熟悉工业软硬件的复合型人才。大量的车间运营数据为企业的決策优化提供了支撑。平台也可以加速各类智能制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验证和迭代升级。同时,数字化车间建设过程中激发了研发团队的技术创新潜力与活力。
3.社会效益
数字化仿真平台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模拟生产环境,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智能化。平台的推广也促进了区域乃至国家制造业整体的智能制造水平,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平台的建设与运用培养了大批熟悉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的高端人才,有力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RFID打印盒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转化潜力和商业价值。为了实现该方案的转化和推广,以下是几种转化方式: 1. 产学研合作应用 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推进数字化车间平台的定制开发,实现产学研深度协同,推动技术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2. 技术服务外包 通过技术服务外包的方式,以数字化车间平台为基础,为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流程仿真、生产优化等服务,帮助其实现智能制造。 3. IP授权运营 对数字化车间平台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进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版权、专利授权等方式向企业提供使用权,获得技术使用费。 4. 孵化技术创业公司 依托数字化车间技术,联合相关人才创办技术创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服务运营的商业模式进行技术推广。 5. 技术人员转岗创业 鼓励研发团队技术人员转岗离校,以数字化车间平台技术为基础成立创业团队,面向产业需求自主开展技术创新。 6. 推动产业化基地建设 依托高校相关资源优势,联合政府部门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化基地,吸引企业入驻应用和开发数字化车间技术。 通过以上转化方式和转化目标的实现,希望能够将数字化车间仿真平台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