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西南民族村寨多灾种应急疏散空间韧性规划指南

西南民族村寨多灾种应急疏散空间韧性规划指南

成果类型:: 著作权

发布时间: 2023-08-18 17:05:26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杨海晶 | 2023-08-18 17:05:26

  为提升西南民族地区村寨的综合应灾能力,提炼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多灾种应急疏散空间规划中的实践经验,指导村寨空间韧性防灾,保障人居环境安全,根据《关于发布2022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研编计划(第2批)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包括9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防灾韧性评估、5 防灾空间布局、6 应急交通网络、7 应急避难空间、8 应急防灾设施、9 应急疏散管理。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管理,由四川大学(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西南民族村寨多灾种应急疏散空间韧性规划综合考虑地震、火灾、洪(涝)灾、地质灾害等灾害影响,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抗、避、减、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依据充分、衔接协调、标准明确、系统合理、近远结合的原则,实现应急疏散空间以人为本、安全可靠、易于通达、平灾结合、快速恢复、及时更新,科学论证及全面评估村寨灾害风险,统筹防灾战略与任务,综合落实防灾要求,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村庄可持续发展。 

  民族村寨应急疏散空间韧性规划应以防灾韧性评估结论为依据,根据村寨规模、聚落形态、发展布局及灾害类型、严重程度、危急程度,以多灾种灾害应急疏散安全为基本目标,韧性疏散为具体目标,合理设定应急疏散空间规划标准,统筹完善村寨应急防灾安全布局,系统划分防灾分区,科学配置防灾设施,重点明确防御灾害的规划对策和措施,积极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我国西南民族村寨多处于地形险峻、海拔高的山地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且民居中木质建筑物比例高,火灾隐患大。同时,民族村寨内部建筑密集、间距狭窄,安全隐患多,疏散难度大。西南民族村寨空间韧性薄弱、应灾能力不足问题更加明显。由于对灾害及综合减灾知识了解有限、缺乏系统化的应急疏散预案,西南民族村寨在应对灾害时往往损失更加惨重。本指南从综合防灾的视角,对西南民族地区村寨多灾种应急疏散空间韧性规划工作做出技术指引,增强村寨空间应灾韧性、社区应灾韧性,提升西南民族村寨综合应灾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西南民族村寨的防灾领域,在多灾种灾害应急疏散空间规划上开展技术指导,涉及规划、建设、消防、文旅等相关工作。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前身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于1988年的城建环保学院。设力学科学与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建筑系;有力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4个一级学科;有固体力学、岩土工程、生物医学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4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有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破坏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生物力学工程、环境工程、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个四川 省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四川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体系。

  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有了新突破,2018年牵头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18-2022年牵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重大项目立项取得新突破,牵头获准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规划为民族村寨提供了更安全和可靠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通过增加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减少了突发事件对居民的伤害和损失。同时,规划中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了文化的传统和多样性,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本规划为民族村寨带来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通过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和体验质量,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民族文化,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增长。同时,规划过程中还涉及到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更新,为建筑业和相关服务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

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建筑设计,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了村寨的生态脆弱性。规划中也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村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希望通过技术服务的方式进行合作,组织专家实地调研,根据规划区域的生态本底及文化底蕴,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咨询和定制服务,根据据灾害类型、危害严重程度确定设防标准;分析村寨应灾能力,明晰村寨防灾安全建设方向,统筹布局应急疏散空间;预防既有重大危险源,提出相应的规划管控要求,合理配置相应的防灾应急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