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消化道电子光-声内窥镜

消化道电子光-声内窥镜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8-08 17:48:19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关志涛 | 2023-08-08 17:48:20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结直肠诊断工具为电子内窥镜与超声内镜,主要被外企垄断,价格较昂贵。光、声多模态结直肠内窥镜通过对包括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等重大肠道疾病的检测,可建立肠道疾病的数据库,有望成为道甚至是整个消化道诊断的金标准。光、声多模态结直肠内窥镜及时填补了这方面的技术空白,并致力于低成本高效的诊疗新模式。产品推向市场后,将极大的改变现有市场中进口产品占有率90%的情况,实现国产替代。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缩小与进口的差距,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消化道疾病诊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为患者带来福音!

1、创新设计了光声成像内窥探头,采用了光声、超声共焦同轴激发,实现了精准共焦,能够消除光激发与声检测偏轴问题,实现多参数、多尺度的双模成像;2、自主研发了高功率激光耦合平台,实现了高速旋转的光学信号和声学信号的传输,使用透镜组作为光耦合的介质,将传输效率提高至90%,远超国际同类装置,能够实现2000rpm的最高转速;3、根据信号特点,我们创新设计了基于cuda的合成扫描算法,成像速度比传统CPU成像算法快10倍。(实现了实时的数据存储和图像重建)

光声成像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损生物医学影像技术,该成像技术是基于光声效应,利用短脉冲光源作为激发源照射生物组织,生物组织吸收光能以后产生光致超声信号,携带组织光学吸收信息的超声信号被接收后通过不同成像算法反演出生物组织的吸收结构的可视化图像。该成像技术结合了光学成像以及超声成像的优点,使得光声成像成为介于光学成像与超声成像之间的关键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团队介绍:团队由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副院长、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思华教授(博导)带领,依托教育部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而成,有着十余年的光声影像技术、设备研发经验,是我国最先开展 Photoacoustic Imaging(PAI)技术及其医学应用研究的团队,首创 Acoustic-Optical 共焦一体化激发探测结构,开发了针对不同医学问题应用的光声显微探头及其功能成像系统,提供无损定量的皮肤结构、色素浓度、深层三维微血管功能等光-声病理图谱,可应用于皮肤癌/肿瘤早诊分析、皮肤微血管畸形病变检测、消化道早癌筛查及术前术后评估等。

凭借消化道电子光声内窥镜项目,杨思华团队已发表多篇论文和专利,该项目入选广东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库,作为“攀登计划”专项资金拟立项目,曾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竞赛特等奖。目前已经过实验室阶段的检验,进行新西兰兔动物活体实验,与武汉图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下一步将和定点医院合作展开临床实验。

技术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