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藏苜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及其种繁技术

“藏苜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及其种繁技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品种,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7-02 17:20:42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刘丽娜 | 2023-07-02 17:20:43

针对西藏蛋白饲草缺乏、本土育成的紫花苜蓿品种缺失的问题,通过杂交选择的方法,在西藏本土紫花苜蓿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突破,培育成功以西藏适宜区域种子高产和饲草高产为育种目标的西藏首个地方品种“藏苜1号紫花苜蓿”。该品种根系发达,营养品质高,具有广泛的适宜性,在拉萨、山南和日喀则海拔4000m以下的河谷区域灌溉栽培,饲草产量高且稳定,干草产量可达到16t/hm2以上。研究提出了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整合技术,将播种期调整到6月下旬至7月初,杂草少,植株长势良好;通过微肥喷施技术,将硼肥、锰肥、钼肥按比例混合稀释后,在苜蓿初花期、盛花期喷施,喷施微肥后种子产量比对照提高50-70%以上;通过在苜蓿开花时期放养蜜蜂辅助授粉,一般放养数量至少5箱/hm2,有利于苜蓿提高结籽率;通过排灌水渠整修、松土与疏苗、施肥除杂等管理措施的合理实施,在山南扎囊繁种,种子产量可达375kg/hm2以上。2020年《西藏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获得了地方标准认定,出版了《西藏牧草繁育研究进展》专著1部,基本解决了紫花苜蓿在西藏高原大面积种繁的关键技术屏障。

本品种是西藏育成的第一个紫花苜蓿新品种,具有极强的耐寒旱性,在高寒地区种植产量高,其种子可以在西藏繁殖,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质饲草在西藏种植,由于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可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由于其根系发达和多年生的特点可作为退化植被修复的优良种源。

紫花首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是世界著名的优良牧草之一,富含多种维生素,是一种优良的饲料。苜蓿每亩产干草1500公斤,每亩收入490元,纯收入高于小麦。发展优质草叶苜蓿,包括种植、处理、储存等环节,"可延伸整个草畜产业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技术由西藏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组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该团队自2010年以来长期在西藏从事紫花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和种繁工作,已经育成国审品紫花苜蓿新品种“中兰2号”,出版了紫花苜蓿专著2部、发明专利1项,编制了紫花苜蓿种繁和生产的技术规程,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成果。

首信蛋白质饲料开发的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即直接经济效益和饲喂家畜的转化效益首信种植的直接效益,经对华严村石桥组16个农户苜蓿生产情况调查,种植苜蓿亩产干草1500千克,产值950元,亩生产成本270元,收获费用60元,亩纯收入为620元而同期播种小麦亩产量396千克,产值为356元,亩生产成本208元,收获费用20元,亩纯收入128元,可见种植苜蓿比种小麦每亩可多收入490元,这是首蓿种植当年的效益比较。按周年生产比较,在临近地块上采取小麦-玉米轮作方式的农业生产,亩产小麦和玉米分别是450千克、400千克,总产值725元,生产成本535元,每亩纯收入仅有190元。即使将麦秸、玉米秸的产值150元计算在内,每亩的纯收入也只有340元,仍不如种植苜蓿的纯收入效益高。牧草饲喂畜离的效益,因畜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肯定要比单种粮食的产业链长,增值潜力大。紫花苜蓿比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耕作管理简便,节省劳力,投入少,收效期长,种植效益好。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