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规划与主动支撑控制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6-30 12:59:39
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惯量模拟算法,设计了实现惯量模拟的新型控制器,研制了世界上首套“即插即用”式惯量模拟装置,明显提升了惯量模拟技术的有效性和通用性,比惯性时间常数较传统模拟方案提高3倍以上。
构建了模拟电力系统海量运行场景的新能源规划线性化快速计算模型,解决了传统规划模型运行效率低下的难题;提出了兼顾新能源资源时空特性和电力系统接纳能力的定容选址规划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对新能源规划结果的影响,实现了新能源的高比例安全消纳;提出了协同新能源布局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的灵活性。
推动能源供给侧革命,促进能源系统低碳安全发展,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政府明确提出,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发电并重,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扩大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推动储能技术应用,提升电网消纳与调峰能力。显而易见,我国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新能源装机超过10亿kw,占总装机超过43%;年发电量2.2万亿度,占总用电量超过30%,均为世界第一。但是,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其电力电子并网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稳定机理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使得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开展新能源电力系统规划与控制相关技术的研究。
天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华能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项目成果-新能源及储能协同规划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华北地区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天津黄港光伏电站在内的新能源电站110余座(覆盖20余省),增加绿色电能装机容量8.3吉瓦;项目成果-新能源快速柔性功率控制深度应用于天津地区20余座集中式风电站和光伏电站,总改造新能源容量29.8万千瓦,后推广至50余座新能源电站(覆盖20余省),显著提高了包括“冬奥会”在内的新能源供电率与电网供电安全;项目成果-新能源惯量模拟装置,布局在包括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基地在内的30余座新能源电站(覆盖10余省),为解决因惯量缺失而造成弃风弃光和断电现象的世界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技术示范。
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