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带辅助牵引系统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磁锚

带辅助牵引系统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磁锚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3-05-25 15:21:02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马国范 | 2023-11-10 16:46:5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先进的内镜手术,可以对大病灶进行微创整块切除,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胃和大肠肿瘤的有效方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因其完整切除率高,安全性好,使消化道早癌及其它肿瘤切除的适应证扩大,正逐步成为广为接受的内镜微创治疗方式。然而,ESD手术时间较长,学习周期长,并发症风险较高,而导致这些困难的最重要原因是黏膜下视野不佳,无法迅速、准确、安全地进行黏膜下剥离,无法根据剥离层面的需要和术者意愿而有效暴露ESD术中视野,手术效率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辅助牵引系统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磁锚,更好的暴露黏膜下层的视野,迅速、准确、安全地进行黏膜下剥离,有效减少ESD手术时间及耗材,降低手术成本及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节省患者住院费用。提高ESD 手术的安全性,提升效率,辅助高难度ESD顺利完成。
(1)本课题首次应用构建特异性启动子报告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技术,通过活体感染BALB/c小鼠BMMSC,依据不同的标志分子直接标记并分离GFP+RFP+BMMSC、GFP+RFP-BMMSC、GFP-RFP+BMMSC、及GFP-RFP-BMMSC四种组分,深入阐述四种细胞组分之间在治疗急性肝脏损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在既往的相关研究中,各种干细胞在体外扩增的同时如何抑制其分化一直是一个难题,本研究拟从减少血清用量、调控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的Notch及Wnt信号通路等角度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小鼠HGF+Bcl-2+BMMSC体外扩增培养体系。 (3)目前国内外对肝脏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备受关注,始终是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我国是肝炎大国、相关肝脏疾病的发生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及国民经济的提升。病毒性肝炎等各种肝脏疾病发病率较高,此方面的基础研究急待加强,为进一步提高相关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条件。本课题在研究HGF+Bcl-2+BMMSC分离、分化、体内定植的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损伤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死亡率最高。该项目针对MARVELD1在肺癌组织样品和肺癌细胞系中表达明显失活的机制和在细胞中的生物学意义开展研究,本课题的完成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MARVELD1在肺癌中的失活机制;明确了MARVELD1蛋白在核内的主要生物学作用;首次获得MARVELD1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的分子网络图,揭示MARVELD1参与的细胞黏附核调控的机制;丰富了细胞核对细胞黏附、FAC动态组装与整体性协调关系调控的机制。该项目的完成为进一步探讨MARVELD1作为基因治疗靶分子的可靠性,可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该项目在国际肿瘤研究领域重要刊物《Cancer letter》上发表文章1篇,在国内一级刊物《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篇;申请1项专利-----"兔抗人MARVELD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201010032464.2),并与大庆麦伯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正在进行该专利转化应用运作。 该项目属原创性研究,研究内容位于国际前沿,研究目标明确,工作量饱满,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MARVELD1与癌症的相关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并为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