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多核素磁共振成像定量检测肺癌23Na分布的方法

基于多核素磁共振成像定量检测肺癌23Na分布的方法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3-05-19 09:01:27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马国范 | 2023-11-10 19:09:21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其中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双第一的癌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无创、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并可以进行功能及分子成像等特点,成为多种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测方法。但是由于受呼吸运动及心脏和动脉搏动的影响,有关肺癌的磁共振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还很少。 离子紊乱,尤其钠(23Na)与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钠离子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电解质之一,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与病理活动。由钠-钾泵控制的细胞内-外钠浓度梯度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内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比正常细胞增加70%~350%。当肿瘤区域出现大面积坏死或凋亡时,由于细胞外液的填充,坏死区域的钠离子浓度迅速上升至140~150mM。钠离子异常直接会导致肿瘤微环境的特征性改变,进一步导致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加剧。传统的钠浓度检测无法做到无创、实时、多次重复,因此具有临床应用局限性。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目前医学成像领域中兼具扫描无损伤性和图像高分辨率两大优点的成像技术,是一门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疾病相关应用研究中都具有广阔前景的交叉性技术。与传统的1H磁共振技术提供解剖学信息不同,23Na磁共振可以提供更多功能信息,可在体检测生物组织中钠离子浓度及其分布情况,为判断组织的生存能力、细胞的完整性及其功能提供直接、定量的生物化学信息,同时提供一些与组织代谢相关的重要信息,可用于诊断疾病和评估疾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燃机联合循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其设计简单、运行及维护方便为特点的燃气轮发电机成为了国内电力开发的重点 450H全氢冷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9 kV、容量为442MW,为哈电公司从美国GE公司引进机组。该机组定子线棒绝缘厚度薄、电性能高,在我国内前所未有。定子线棒为各公司的核心技术,不在技术转让范围之内,为实现定子线棒国产化,哈电在高性能定子绕组主绝缘材料研制方面以及改善定子线棒角部电场分布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采取了多项措施,特别在主绝缘材料性能提升、导线绝缘结构、主绝缘结构、防电晕结构、定子线棒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独立自主的设计制造出450H燃气轮发电机定子线棒,使绝缘厚度减薄到3.05mm,工作场强已达到3.597kV/mm的世界先进水平,击穿电压达到额定电压的6倍,击穿场强超过40kV/mm,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为达到该科研水平,HEC在主绝缘材料水平、绝缘模压装备、模具及工具工装等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使传统的绝缘模压制造工艺和材料水平技术有了极大的突破,达到了世界绝缘技术领先水平。 由于掌握了450H全氢冷发电机定子线棒这一制造核心技术,大大降低了整机制造成本,一台机组可节约1000万元。定子线棒的国产化成功,彰显了哈电的主绝缘材料开发研制、绝缘结构设计及线圈制造、工具工装技术水平,标志着哈电公司具备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1、课题背景 铜锭热轧生产线是生产铜板带具有挑战性的热加工工序,以其优良的板坯质量,为生产铜板带的最终高、精、尖产品创造了前提条件,铜板带在电子、铁路和汽车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A、炉子顶部压下逆流结构形体,充分利用高温烟气预热刚进炉冷铜锭;炉底步进动梁的迷宫式密封减少热损失;达到即节约能源又提高热效率的目的。为有效提高其热效率作进一步改进,即此炉将预热段增至40%左右,而且排烟口设置在预热段,冷铜锭的运行方向与气流的运行方向相反,形成充分的对流场,使热量充分被冷锭吸收;在烟囱与炉子之间设置换热器,经过四行程换热器的换热,不仅将烟气温度由650℃左右降到300℃左右,还将助燃风的温度由室温提高到400℃左右,然后提供给烧嘴进行燃烧,使能源得到二次利用;过去炉底动梁与定梁之间是直缝,冷气渗入较大,工件加热过程形成较厚氧化皮(4~6mm),热损失也较大,能源造成浪费。通过增设炉底步进动梁迷宫式密封结构,解决由于冷气渗入的表面氧化问题,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设置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将压力控制为微正压,不仅防止炉内气流不能外溢,又防止冷空气侵蚀炉膛,而且保证气流在炉内有足够的停止时间,使热量被工件充分吸收。此项设计在炉子的能源节约方面具有很大改进,使炉子的热效率有显著提高。热效率由原来35%-40%,提高到60%-65%,此炉在能源节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