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威胁群众健康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有效监测以及预警。现有技术中,医生常用的Holter(Holter即“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适用于反复不适或病因未明的患者,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然而,现有的动态心电监测装置只能实时记录患者在佩戴期间发生的心脏的电活动情况,有的设备可记录症状发生的时间,但是不能将症状的感知与否和临床诊断相结合,不能提供症状相关的重大心脏疾病发生发展的预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长期佩戴的具有疾病预警功能的症状记录装置,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长期佩戴的具有疾病预警功能的症状记录装置,其包括:症状传输/存储装置、连接装置以及人工服务端,其中:
症状传输/存储装置包括:症状输入按钮、传输端口、显示屏以及无线信号传输设备,症状传输/存储装置用于传输、存储应用者发生不适症状的次数、时间点、持续时间、不适症状的性质、不适症状的程度等级以及同时发生的伴随症状,症状传输/存储装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设备与人工服务端传输信息,并且通过人工服务端对心脏疾病或妊娠期胎儿宫内胎动异常等疾病预警;
连接装置与症状传输/存储装置和动态心电监测仪连接,动态心电监测仪用于对应用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使得应用者的症状与动态心电监测同步,动态心电监测过程中记录每一时刻对应的症状及特征,并将同步后的结果传输至症状传输/存储装置;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作为基础代谢性疾病,可显著提高患者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主要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因素。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的机率为正常同龄人的2-4倍,并且发生心力衰竭的机率会更高,预后会更差。心功能通常指心室功能,评估技术有超声心动图(UCG)、放射性核素、超高速CT、心脏磁共振(CMRI)、左心室造影等。本研究应用心脏磁共振、超声心动图研究及探讨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规律、心功能变化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和改善其预后提供相应依据。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项目组坚持产学研联合研发、自主设计,独立走过了高效叶轮机械(压气机和涡轮)、低排放燃烧室、原表面回热器、高速永磁电机、燃机控制器和变频系统以及微型燃气轮机整机的设计研制与试验全过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较为完整的微型燃气轮机产品研发和制造体系,为开拓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装备的分布式供能产业提供装备支撑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100kW级微型燃气轮机验证机研制,已基本掌握了微型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组装、整机高速动平衡和起动调试技术;通过验证机整机性能试验,验证了部件和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匹配性,为微型燃气轮机整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并为微型燃气轮机产业化应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滚动轴承轴系的研究成果之一是掌握了100kW级燃气轮机轴承轴系及其弹支和油膜的匹配研究设计技术。这一成果在本项目中解决了燃机的振动问题,确保了各种调试试验及工程示范的平稳运行。
100kW级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控制及电力变换系统的设计采用集散控制设计思想,采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具有强大的事件管理能力和嵌入式控制功能,实现了微型燃机运行的全过程有效控制;所构建的微型燃机专用PID数学模型,响应速度快,转速波动率小,实现了微型燃机变工况和加减载稳定运行;采用了数字滤波技术、软件容错技术及硬件抗干扰技术,实现了良好的电磁兼容,大大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和信号测量准确性。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