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

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3-05-16 10:36:18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马国范 | 2023-11-10 20:04:42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特点,其临床应用逐年增长。然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所用的永久留置性通路,由腹透导管体外段、钛接头及外接短管三部分组成。定期更换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是预防腹膜炎的重要手段。腹膜透析操作规程规定外接短管每6个月更换一次,更换短管的同时,需对钛接头进行浸泡消毒,其目的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1、现有钛接头消毒方式简陋,感染风险高。由于常规的碘伏消毒液瓶在结构上没有设置密封结构,在腹透管体外段和钛接头浸泡消毒的过程中,稍不注意易致钛接头碰触消毒瓶口或露出消毒液面甚至是消毒液的翻洒,由此导致的钛接头消毒不彻底,增加腹膜炎发生的几率。 2、现有钛接头消毒方式为患者造成极大不便。腹透管更换消毒过程需要用时15-20min,时间较长,因为碘伏消毒液瓶没有固定装置,需要患者在整个消毒过程中自行持握碘伏消毒液瓶,患者需要稳定维持30min半坐卧位姿势,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及长期卧床体弱病人来说极其不便,稍有不慎轻则钛接头消毒不彻底,重则碘伏瓶翻洒消毒失败。 3、现有钛接头消毒方式造成极大医疗人力资源浪费。消毒过程患者需要维持腹透导管体外段钛接头在碘液中浸泡的恰当高度,消毒结束后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无菌纱布夹垫手持钛接头进行更换外接短管的操作,整个消毒换管过程不够清洁和方便,对消毒过程的无菌操作水平和操作无菌环境的要求高。为了避免消毒的不彻底而产生严重后果,患者通常不得不到医院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全程协助和观察,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为患者增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2008年7月,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应FMG公司邀请参加40t轴重矿石车的投标,并于2008年9月完成样车试制,2008年10月完成试验,并送至澳大利亚供FMG公司进行运用考验,运用2年来,状态良好。2010年5月,FMG公司再度招标采购260辆40t轴重矿石车,齐装备公司中标后,2010年9月完成改进工作图设计,并于2011年初完成样车试制,2011年2月完成各项试验。 该车采用等强度设计理念和现代化设计手段,突破了轻量化车体、降低重载列车纵向冲动、低轮轨作用力、铁素体不锈钢焊接工艺等关键技术,提高了车辆性能及应用安全可靠性,满足美国铁路协会标准(AAR)和FMG公司技术规范的要求。 该车车体采用内侧柱整体承载结构,车体采用压型折板侧墙、无角柱端墙、无侧梁底架、压型地板结构,除底架外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从而实现了减轻车体自重、增大车辆容积的目的。 该车装用自主研发的ZK1-G型中交叉转向架,该转向架采用中部交叉杆、轴箱橡胶定位装置、弹性旁承、两级刚度弹簧、非金属心盘磨耗盘和滑槽磨耗板等关键技术,解决了车辆高空重比大的情况下提高车辆运行速度、轮对弹性定位、空重车动力学性能等技术难题,同时,也解决了轮轨间、侧架和承载鞍导框间的磨耗等问题,并降低了轮轨间动作用力。 该车采用E+级钢的铸钢结构、牵引杆和锻造钩尾框,其强度比美国现行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任务来源:大庆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zdy-2021-80)背景:舌鳞状细胞癌是口腔癌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舌缘和舌前1/3是舌鳞状细胞癌病灶的高发区域,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酗酒、咀嚼槟榔等因素有关。目前有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方法已被用于治疗舌鳞状细胞癌,但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仍较差。 Fibulin-1是细胞外基质糖蛋白fibulin家族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运动、粘附、侵袭、增殖、凋亡及信号传导等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将检测Fibulin-1(FBLN1)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甲基化状态,分析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前后FBLN1表达水平、甲基化状态及细胞生活活性的变化,探讨舌鳞状细胞癌可能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目的与意义: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SCC)是口腔恶性肿瘤中最具侵袭性的一种,占口腔癌的50%~60%。舌缘和舌前1/3是舌鳞状细胞癌病灶的高发区域,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酗酒、咀嚼槟榔等因素有关。舌体组织具有丰富的淋巴和血液循环,且舌体活动频繁,使其具有易早期转移和局部复发的特点。治疗舌鳞状细胞癌有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方法,目前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技术上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因其恶性程度高,TSCC仍然是头颈部最致命的癌症类型之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