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技术中,支气管镜经鼻或经口进入下呼吸道,会携带上呼吸道微生物进入下呼吸道。支气管镜仅有一个活检孔道,支气管镜进入气道过程中注入麻醉药品、大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等均可导致目标肺段的肺泡灌洗液被污染;同时,多数治疗器械无法通过检查支气管镜直径2mm的活检孔道,不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且无法实现双器械协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主管和副管并用,避免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被上呼吸道、大气道微生物污染,检查支气管镜活检孔道仅2mm,解决多数器械(需3mm孔道)进入气管的难题,实现支气管镜检查无法实现双器械协同操作,极大扩展了支气管镜操作的范围。
1.课题来源与背景
任务来源:本项目受到黑龙江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的“黑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合同编号:YC2016D001)、黑龙江省财政厅2012年中央农业科技推广专项以及黑龙江省农科院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项目资助。
项目背景:民猪是我国重要的地方猪品种,也是东北三省唯一的地方猪种。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及抗逆性强等特点;巴克夏猪是原产于英国的肉脂兼备型黑猪品种,以肉质优良著称,体型高大修长,骨架粗大结实,是较好的品种杂交父本;松辽黑猪是吉林省培育品种,具有体型好、繁殖性能好、泌乳力强、增重快、饲料消耗低、肉质风味好,抗逆性强等优点,也是杂交选育父本较好的选择。因此,本项目利用民猪、巴克夏猪和松辽黑猪进行专门化品系培育,同时以民猪为母系母本、巴克夏猪为母系父本、松辽黑猪为父本,建立松辽黑猪×巴克夏猪×民猪的杂优猪生产模式,并对其进行养殖模式、饲料营养、疫病防控、胴体及肉质性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旨在对我省唯一的地方猪品种-民猪进行杂交利用,以利用促进民猪品种的保护;同时利用我省是农业大省的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农副产品资源开发杂优猪专用饲料,促进生猪产业的节本增效;通过开发不同养殖模式,促进生态建设,并将其应用于扶贫工作,促进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带动了我省优质猪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生猪产业竞争力。
3.主要论点与论据
(1)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医院感染多涉及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有进展为败血症的可能。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患者免疫力的低下,导致ICU病区成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的高发区,因此本研究选取ICU病区的阳性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医院作为我省西部地区最大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日接待患者量150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用抗生素来治疗。当前,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不合理用药,使我市乃至我国各家医院都面临院内感染和耐药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难题,因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历时两年时间研究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分型,旨在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杜绝滥用抗生素的发生,遏制耐药菌株的产生。2013年该课题被市科技局列入社会发展类齐齐哈尔市科学计划指令项目。我们经过不断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效果良好。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