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MRI成像设备都为单频单核素成像系统,其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单一,无法反映生物体内肿瘤发生的多分子事件;多核素多频磁共振同步成像系统可以检测肿瘤离子动态平衡、能量代谢、分子靶点变化、肿瘤微环境变化等共同驱动肿瘤发生发展的多分子事件,较现有技术的传统MRI能获得更加直接全面精准的影像数据。
与X线、CT、超声等影像技术相比,MRI优点突出,主要有:MRI多个参数具温度依赖性并能无创检测在体温度变化;实时监测消融过程中肿瘤信号的变化、评价消融效果;多参数成像、功能成像、软组织分辨率和对比度更佳;能清楚显示病灶与正常组织关系,MR引导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神经和血管损伤;超快速成像序列如梯度回波(GRE)、FLASH成像、回波平面成像(EP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等,使MR图像达到近乎实时显示的地步。
MRI因其上述优点现已被广泛用于微波消融的影像引导。然而常规微波消融系统和磁共振成像系统无法兼容,因其内一些关键部件及信号传输方式,在与MRI联机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图像质量和消融效果。目前现有的肿瘤微波消融实时测温是通过在微波消融仪内部安装测温模块,经温度传感器实现消融过程中的实时温度反馈。然而这种操作模式反馈到界面上的温度只是消融天线针尖的局部温度,而非肿瘤消融区域的整体温度,这也将会产生如下影响:若肿瘤体积较大,达到设定温度时,只有针尖部及其周围肿瘤组织达到完全消融,而远端肿瘤组织未能达到设定消融温度,肿瘤组织杀伤不彻底;若使肿瘤消融完全则势必要增加微波功率或消融时间,然而无论增加二者中的任意一个,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平台期,甚至出现针尖周围组织的局部碳化,无法实现良好消融效果。
(一)任务来源
本课题是2017年市科技局社会发展指令性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黑齐科验字[2019]第028号。合同编号:SFGG-201712。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应用领域:临床医学、神经外科。
技术原理:
(1)残余狭窄的诊断标准:通过测量颈动脉支架术后DSA影像,采用NASCET标准记录颈动脉支架后残余狭窄的程度。
(2)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诊断标准:根据2002颈动脉超声会议所提出的诊断标准颈动脉支架术后随访期间超声检查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含125cm/s诊断为50%再狭窄,诊断为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当PSV含230cm/s诊断为含70%再狭窄,考虑进行再次临床干预。或者当CT血管成像随访时,应用NASCET标准判断再狭窄含70%,考虑进行再次临床干预。
(3)脑高灌注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患者在颈动脉支架术后发生颈动脉支架治疗同侧的剧烈偏头痛、瞻望、幻觉、定向力障碍、视觉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2)头颇CT扫描排除颈动脉系统脑梗塞的发生。3)颈动脉超声检查证明颈内动脉解剖结构和血流正常。4)经超声多普勒证实血流增加超过100%。5)由独立的神经内科医师判断患者临床症状并非由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并诊断脑髙灌注综合征。6)或头颅CT扫描发现有脑出血者。
(三)性能指标
1、主要性能指标(1)峰值比(PR)(2)达峰时间(PT)(3)曲线下面积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头颈部淋巴系统十分丰富,与头颈部肿瘤的转移有密切关系。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润范围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指标,判断前哨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从而评估淋巴结的性质,转移性肿大的淋巴结强化峰值出现的时间为注入造影剂后3分钟左右;炎性淋巴结肿大峰值出现的时间为1分钟左右;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无明确强化峰值出现。前哨淋巴结是恶性肿瘤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一般认为:1、如果第一站淋巴结没有发生转移,那么,第二站淋巴结就不会发生转移。反过来说,如果第二站淋巴结发生了转移,那么,第一站淋巴结肯定有转移。2、肿瘤转移到第八站后才会进入静脉。从CT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上可以看出:1、转移性淋巴肿峰值出现的时间明显滞后于炎性淋巴结。2、转移性淋巴肿峰值下降缓慢,炎性淋巴结下降迅速。3、转移性淋巴肿峰值明显低于炎性淋巴结。4、从统计学处理结果可以看出:转移性淋巴肿峰值、峰值出现的时间、峰值下降的速度,与炎性淋巴结均有显著差异,P﹤0.05,意义显著。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的研究,在国内有:生物染料标记法、放射核素标记法、染料联合定位法。有人研究CT灌注成像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CT间接淋巴管造影定位前哨淋巴结、针对前哨淋巴结的CT四期动态扫描研究尚未可见。多层螺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