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众所周知,胃管的构造就是一根橡胶管,使用一次性胃管时,需要从患者的鼻腔插入,但对于昏迷、肥胖、喉头水肿的患者,由于胃管过软,插至咽喉部位时易盘曲在咽喉部位插不进去,导致反复插胃管引起患者的不舒适和粘膜的损伤。
另外,目前的胃管使用时,胃内物容易沿管返流侵入气管,置管成功后无良好的固定方式易完全或不完全脱落影响引流及治疗效果,另外管腔开口侧孔少引流易堵管,侧孔的直径过小也容易造成堵管,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胃管固定方法是将胃管用医用胶布固定在鼻部及面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胃管插管时间较长,传统的胃管固定方式常因固定不牢、出汗、翻身、外力等因素造成胃管脱落,并且还有一些躁动的患者容易将胃管拔出,影响患者的治疗及伤口正常愈合,严重时可能对昏迷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防脱固定胃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脱固定胃管,其组成包括固定头套和胃管;固定头套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一个胃管;
所述的固定头套包括一号半圆形固定环、二号半圆形固定环、三号固定环和下颚绑带;三号固定环的圆周外表面上均匀的设有一号半圆形固定环和二号半圆形固定环,且一号半圆形固定环的轴线与三号固定环的轴线成45°的夹角,二号半圆形固定环的轴线与三号固定环的轴线成135°的夹角,一号半圆形固定环的一端与下颚绑带的一端连接,一号半圆形固定环的另一端与下颚绑带的另一端连接,且一号半圆形固定环的轴线与下颚绑带的轴线平行设置;
卵巢癌病灶深居盆腔之内、起病隐匿、进展快,并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致使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发生盆腹腔内的广泛种植,同时由于高复发率、易耐药等特点,导致卵巢癌治疗效果很差,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居各类妇科肿瘤之首,对妇女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从辐射诱导DNA损伤,损伤的DNA激活ATM/ATR-CHK1/CHK2信号传导通路进行损伤修复,来探讨卵巢癌细胞Skov3和宫颈癌Hela细胞辐射敏感性差异的机制,通过干扰DNA修复的关键酶DNA-PK和细胞周期检查点CHK1在Skov3细胞和Hela细胞中的表达,观察辐射后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及该信号传导通路上关键因子的表达情况。下一步将对该传导通路相关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获得更加全面的成果,为卵巢癌研究提供突破性理论和临床实践依据。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GRFL4000型骨肉分离机组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其以鸡骨架、锁骨、禽脖、猪喉骨等禽骨类副产物为加工原料,回收的肉质呈糜状,实现了肉糜中基本无骨渣,可广泛用于肉丸、水饺、肉肠及馅料等加工。分离出的禽碎骨,可生产肉食动物饲料、硫酸软骨素等。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总装机功率 :27.5kW;生产能力:4000kg/h;得肉率 %:>60;肉糜骨渣含量 %:<0.01 ;噪声 :≤85dB(A)。
该机组具有如下创新点:
1.自主研发了机组核心部件"Y"型横缝分离滤筒,优化了骨肉分离孔隙的结构、布局及性能,提高了滤筒的分离效率和使用寿命,解决了孔隙堵塞和不便清洗的技术瓶颈,提高了分离肉糜的品质;
2.该机组采用供料系统与分离系统分体设计,实现了低转速供料与高转速分离;采用了拨料系统防止原料架空;研制了供料系统出料口与分离系统入料口创新设计了快装接头,提高了装卸效率和便捷性;
3.该机组通过轻量化设计,高速回转零部件重量减轻25%以上,显著的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