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位于眼睛后面,具有接受机械波的功能,能将声波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输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句子,音乐或其他声音;
在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粘稠的分泌物称为耵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屎”,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与外耳道内,即成为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导致堵塞者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鼓膜容易引起眩晕、耳鸣以及听力严重减退,还容易造成耳内感染出现中耳炎等疾病;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外耳道冲洗装置在冲洗外耳道的过程中十分繁琐,影响患者的外耳道冲洗效果的问题,进而公开了“耳部给药装置”。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任务来源:BMI-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是齐齐哈尔市科技局的指令性科研,项目编号:SFGG-201936;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核蛋白BMI-1在胆囊癌标本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有胆囊结石、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进而指导综合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医院技术水平,创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三、性能指标:胆囊癌标本免疫组化结果 BMI-1 表达判定:镜下(高倍镜 400×)观察细胞质或细胞膜的染色情况,细胞质或细胞膜染成棕黄色百分比>25%为 BMI-1 高表达,没有染色或≤25%为 BMI-1 低表达。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伴有胆囊结石、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等资料。
在组织中的BMI-1的表达检测技术上,目前的方法有:标本连续切片法,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相对于RT-PCR法简单快捷,技术成熟容易掌握,易于推广,且经济方便;相对于连续切片法:其检测的敏感度高,结果判断简单明了。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其原理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且运用着色剂染色显像,以区分研究对象与其他组织。已经证实免疫组化法其准确率可以达到:1:100000。
四、与国内外同类技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一、项目来源:
本项目为自选项目。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1 应用领域: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肝脏相关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而肝纤维化是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的必经之路。 对肝病患者而言,及早诊断、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延缓肝脏病变,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临床上大量的肝病患者都存在着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的需求。目前,国内外一直将肝穿病理检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肝脏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许多患者不易接受,常常因此延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在临床上寻找一种无创而又准确的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方法显得尤其必要。我们提出的采用无创检查肝纤维化的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能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提供有效的手段,将在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2 技术原理:
由于各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其敏感度及特异度与金标准肝穿比较均较低,国内外的专家为提高准确率,使各种无创方法更好的应用于临床,考虑将其联合诊断,提高准确率。我们的研究将与肝纤维化程度关系密切、临床操作简单、无创、病人容易接受的FibroScan及血清MMP-1、TIMP-1进行联合检测应用于慢乙肝肝纤维化诊断,提高检测效能,弥补单独检测的不足,目前国内尚没有该方面的报道。
三、性能指标(技术关键):
通过对47例慢性乙型肝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