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

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3-03-09 10:15:16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马国范 | 2023-11-10 22:40:22
体外循环技术主要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当中,体外循环管道将患者的全身血液从体内引出,血液经过体外循环机器存储、氧合、过滤后,再通过体外循环管道泵入患者体内。目前,国内各级医院的心脏外科和心脏中心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管道的固定采用纱布拧成条状,交叉缠绕的方式,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铺单上。此种固定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和手术风险:如管道打折、扭曲、交叉、重叠、再次调整管道困难等情况。如缠绕太松容易导致体外循环管道滑落,有导致主动脉、腔静脉插管牵拉、撕脱的风险,危及患者生命。缠绕太紧容易导致体外循环管道变形、成角;不能及时进固定固定,密封性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一般不能及时进行固定管道,影响手术进程,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且固定不牢固和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性差、固定不牢固、使用不方便和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外罩,所述固定外罩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垫,所述固定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所述螺纹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收缩盖,所述固定外罩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紧密垫,所述固定外罩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贴合垫。
以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切入点,利用构建的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模型,对PPAR-γ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PPAR-γ激动剂对缺氧再复氧后神经细胞的生存率和梗死面积既有明显效果,并通过对COX-2、CyclinD1的表达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核转录因子PPAR-γ在COX-2和CyclinD1监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假说,具有学术原创性,处于国内外的先进水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标。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交通运输由“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的转换期,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运输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与全国同步开启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的起步期。根据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规划研究中心开展了“‘十四五’突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提供发展新动能思路研究”,这是全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五’突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提供发展新动能思路研究”研究报告共五部分,包括“前言”、“‘十四五’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和需求分析”、“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 “十四五”期间我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完备顺畅的交通运输创新体系。在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建设养护技术,深季冻区与岛状冻土区路基综合稳定技术,高纬度寒冷地区桥涵标准化、工业化技术,公路冰雪灾害预警防治等方面的寒区公路基础设施建养技术占领全国寒区公路交通科技创新高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智能交通新技术有效保障全省交通行业发展,着力培育智慧物流、交旅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队伍。 报告提出了为实现发展目标,要在“加强重大科技研发及应用”、“打造数字交通创新高地”、“培育交通运输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