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麻醉是进行吸入或静脉麻醉的第一阶段,这样可以使患者从清醒状态转化为可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
麻醉护理使用的药物和物品一般存放在整理装置内,现有整理方法,一般是直接将药品或者物品直接放置在麻醉诱导前药品和物品整理装置中,虽然能够防止药品避免阳光,但在拿取该麻醉诱导前药品和物品整理装置或者路面颠簸时,可能会导致内部的药品发生倾倒,导致药品损坏,因此提出一种麻醉诱导前药品和物品整理装置。
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用于封闭箱体的盖板,所述盖板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盖板位置且与所述限位孔卡合的限位组件;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夹持药品且呈等距设置的多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呈对称设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限位杆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调节机构驱动所述限位杆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两个固定套筒、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套筒内且与所述限位孔卡合的拉杆、套设在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拉杆上的弹簧。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受到黑龙江省科技厅和所在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的联合资助。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植物病毒为细胞内专性寄生物,其在寄主植物体内进行的病毒粒子解体、基因组复制、蛋白表达、胞间运输、长距离运输等生理过程均离不开病毒蛋白与寄主因子的相互作用。因此,充分认识病毒种群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明确植物病毒的致病机理,对于科学有效地防治植物病毒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大麦黄矮病毒(BYDVs)为代表的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病毒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毒。其中BYDVs引起的黄矮病是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上的重要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目前以病毒侵染性克隆为工具,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已经明确了病毒P4与P3a蛋白对于病毒在寄主植物体内的运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运动蛋白与寄主植物互作的靶标尚不明确,其介导病毒运动的分子机制更不清楚。明确运动蛋白与寄主植物的互作靶标,不仅有助于阐明病毒在寄主内的运动机制,深化对病毒与寄主植物互作机理的认识,而且使通过分子育种定向改变靶标蛋白基因,创制抗病毒作物新品种成为可能。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1. 克隆了BYDV-GAV P3a蛋白基因,构建了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但是使用二穗短柄草酵母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没有获得可靠的互作靶标菌落,通过对P3a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最终确定采用A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有引产指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无骨盆及软产道异常,无阴道感染,无胎膜早破,Bishop评分<6分,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单胎>37周。根据采用的引产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1(30例)及对照组2(30例),观察组为Foley's管宫颈扩张联合人工破膜引产,对照组1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2为Foley's管宫颈扩张联合缩宫素引产。研究显示应用Foley's管促宫颈成熟较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在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但Foley's管更为安全可靠;宫颈Bishop评分≥7分、同时宫口开大3cm以上联合人工破膜较直接静点缩宫素在诱发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成功率也是显著提高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结经验,在足月妊娠孕晚期引产中,准确评估宫颈成熟度,应用Foley's管促宫颈成熟占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联合人工破膜可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10],成本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并推广。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