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瓶、过滤瓶和回输瓶,所述收集瓶上端开口,所述过滤瓶包括固定瓶体和旋转瓶体,所述固定瓶体两端开口,所述旋转瓶体下端开口,所述旋转瓶体上端设有进口管,所述旋转瓶体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瓶体上端并与所述固定瓶体密封连接,所述固定瓶体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收集瓶上端,所述回输瓶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螺纹连接在所述收集瓶下端,所述回输瓶另一端设有出液口,当将所述固定瓶体从所述收集瓶上拆下后,所述回输瓶通过所述开口端能够螺纹连接在所述收集瓶上端,所述固定瓶体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为向上凸起的球冠形滤网,所述旋转瓶体内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由所述球冠形滤网的顶点沿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刮板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滤网的球冠面配合接触,通过旋转所述旋转瓶体能够带动所述刮板刮除所述第一滤网上的滤渣,所述旋转瓶体侧面底部设有出渣管,所述出渣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出渣管通过管路与负压抽吸装置能够拆卸连接,通过所述负压抽吸装置能够将所述刮板刮除下的滤渣抽出。
目前,在普通外科科、消化内科等领域的治疗中,经常需要将患者流出的消化液过滤后再回输到体内。常用的过滤方法是将收集好的消化液用纱布等材料过滤掉残渣、粘液等,收集到另一个容器中,然后倒入普通的输液瓶进行回输。这样不仅操作繁琐、增加护士工作量、影响护理工作效率,而且在过滤过程中,消化液容易受到污染,影响治疗效果。而现有的消化液过滤装置,由于滤网设置于装置内部,不能及时地清理滤网上的滤渣,滤网上沉积较多滤渣时,容易堵塞滤网,不能正常进行过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又可防止发生污染、防止滤网堵塞的消化液过滤回输装置。
项目属于重大能源装备领域,煤直接液化反应器是以煤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制造的关键核心设备,是将煤、原油和氢气混合物在高温(设计温度482℃)、高压(设计压力21Mpa以上)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低质原油的反应容器。随后通过与石化行业相当的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和重整工艺,将煤液化制成的低质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实现用煤炭液化替代石油的能源结构调整,对摆脱我国石油短缺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发出材料冶炼的成分范围控制技术,实现材料的微合金化,开发出粗炼"深脱P",精炼"预熔渣深脱S"、多包AP工艺浇铸等技术,精确控制真空前后 V、Ti、B的加入时机、方式,解决了多包合浇大钢锭成份范围窄、均匀化和纯净度控制难题,属国内首创。
开发出超大筒节转角度锻造技术,通过科研攻关和试验,巧妙利用水压机四柱空间的极限,开发出巨型筒节锻件转角度锻造法,在立柱间距5400mm的水压机体内成功锻造出直径为5600mm的神华煤液化反应器筒节锻件。
开发出超大超厚筒节锻件热处理技术,对热处理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含微区)、碳化物类型和分布,以及相应的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的断口进行XRD衍射分析、TEM分析和SEM分析。并与热处理工艺和力学性能相结合,建立2 1/4Cr-1Mo-1/4V钢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找出2 1/4Cr-1Mo-1/4V钢锻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从基因和蛋白质两个层面,研究高浓度CO2影响小叶章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通过对小叶章光合能力的研究,找到影响小叶章光合能力的重要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分析影响光合能力的原因,探讨小叶章在CO2浓度升高下可能的光合适应机理,以其揭示植物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并为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生态适应过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小叶章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重点研究不同浓度CO2条件下,小叶章嫩叶和成熟不同时间叶片解剖结构比较,分析高浓度CO2对小叶章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2、小叶章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重点研究不同CO2浓度下,小叶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探讨CO2浓度升高对小叶章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响应高浓度CO2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重点研究小叶章基因结构注释、基因功能注释及基因表达量分析等转录组数据,找到响应高浓度CO2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功能。
4、小叶章光合适应的分子机理研究
重点研究影响小叶章光合能力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分析影响光合能力的原因,探讨小叶章光合能力受高浓度CO2影响的潜在分子机理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