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盘的上端安装于机架内部上侧,且抛光盘能够转动地设置,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传动机构配置成能够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移动具有四个行程:处于第一行程时,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第一夹持部将眼科手术器械的一端进行夹持,抛光盘对眼科手术器械正面的一端进行抛光;处于第二行程时,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第二夹持部将眼科手术器械的另一端进行夹持,抛光盘对眼科手术器械正面的另一端进行抛光;翻转机构能够在第二行程结束后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翻转180°;处于第三行程时,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第二夹持部将眼科手术器械的另一端进行夹持,抛光盘对眼科手术器械反面的一端进行抛光;处于第四行程时,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第一夹持部将眼科手术器械的一端进行夹持,抛光盘对眼科手术器械反面的另一端进行抛光,喷液机构安装于机架内部下侧,喷液机构位于抛光盘下侧,喷液机构能够向抛光盘喷出冷却液。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器械合金零件精密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结构与连接方式相同且面对面设置;第一夹持部包括换向筒、换向轴、夹持座、松弛板、顶块和两个夹持板;换向筒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固定安装于机架左侧,换向筒内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直槽,换向筒内部开设有第一螺旋槽,第一螺旋槽为顺时针螺旋,第一螺旋槽的起始端与终端之间呈180°夹角,第一直槽设置于相对第一螺旋槽靠近机架的位置,第一直槽与第一螺旋槽连通;换向筒内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直槽,换向筒内部开设有第二螺旋槽,第二螺旋槽为逆时针螺旋,第二螺旋槽的起始端与终端之间呈180°夹角,第二直槽设置于相对第二螺旋槽远离机架的位置,第二直槽与第二螺旋槽连通,且第二直槽的起始端与第一螺旋槽的终端连通,第二螺旋槽的终端与第一直槽的起始端连通;换向轴上设置有滑动块,初始状态滑动块滑动安装于第一直槽内,换向轴能够相对换向筒在水平方向移动,且在换向轴移动至第一螺旋槽内后,滑动块在第一螺旋槽内能够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换向轴边顺时针转动边移动;
项目完成了2MW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设计研究、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的载荷特点研究、长寿命高可靠性齿轮箱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齿轮箱减重设计技术研究、齿轮箱低成本设计技术研究、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试验技术研究、风力发电齿轮箱零件强度分析等技术工作。
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有: 根据风电齿轮箱密封要求,采用了航空成熟技术—涨圈密封形式应用于民用,保证风电系统的运行有效可靠。
设计了一种滑油中心导管的润滑方式,将滑油由邮箱直接输送到第一级行星架中,为第一级行星传动供油改善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润滑不足的情况。
设计了一种双锥滚子轴承支撑方式,更好的承担行星齿轮轴向力所产生的弯矩,有效防止目前风电系统中由于斜齿轮所产生弯矩作用后,引发风电齿轮、轴承故障。
通过2MW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的技术研究,能够掌握长寿命、高可靠性、低重量、低成本风电传动齿轮箱的设计、试验技术,将航空技术应用于民用,实现2MW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设计疲劳寿命达到180000小时(20)年,总重量减轻10%小于20T,齿轮箱单台成本低于100万的要求。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IRI)是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多发生于肝移植、肝切除、创伤以及失血性休克后,同时也是影响肝移植、肝切除等肝脏外科手术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HIRI可使肝脏代谢功能降低,微循环阻力升高,严重者还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手术成功率和病人存活率。如何保护缺血的肝细胞,减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更好地保护供肝,都是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因此,针对HIRI的相关研究也就成为当前肝脏外科的研究热点。然而,HIRI的病理生理过程较为复杂,现有研究表明其与氧化应激、无菌性炎症反应、线粒体损伤、细胞坏死、凋亡、自噬以及非实质细胞活化等多种因素相关联,但具体损伤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故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找到可靠有效的防治举措来降低此类损伤及不良影响,为肝脏外科手术提供安全保障。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1)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新成员,由日本科学家Nobuyuki于2000年首次发现并克隆成功,自2005年起,它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开始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当前研究证实,FGF21在机体能量代谢稳态、应激反应和炎症调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FGF21主要在肝脏表达,其次表达于胰腺、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