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一种季节性冻土室内试验专用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台,试验台顶端固接有模型箱,模型箱内设置有模型桩,模拟土层,设置在模型箱内,模型桩一端插入模拟土层内;端盖,设置在模型箱顶端,端盖与模型箱可拆卸连接,模型桩穿过端盖,且端盖通过限位件对模型桩进行限位;环境模拟部,包括供水件和升温件,其中,供水件设置在模型箱外,且供水件与模拟土层连通。本发明能够进行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测定冻融循环过程中不同深度处温度、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和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未冻、正冻、已冻、正融等冻融各阶段大偏心动荷载作用下桩基荷载位移关系与桩土相互作用规律。
1.通过设置模拟土层,并设置供水件和升温件,从而较为准确的模拟冻融环境下模型桩的各受力情况,并且在模型桩上设置监测部,通过监测部监测模型桩的各项数据,从而得出较为精确的试验数据。
2.通过设置施力件,模拟模型桩受到的水平循环荷载,从而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3.通过设置限位件,当模型桩插入模拟土层时,限位件和端盖配合对模型桩进行限位,使其不易产生晃动,以保证模型桩安装准确,当模型桩安装外壁后,去除限位件,使得限位件不影响模型桩的正常运动。
4.本装置安装拆卸方便,且测得数据较为精确。
本项目来源于黑龙江省青年科学技术基金,对Ⅱ型糖尿病的早期防治进行研究。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而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群体的90%以上,严重威胁人民健康,Ⅱ型糖尿病的防治要点在于"早",然而由于其发病具有隐蔽性,因此发病早期常被忽视,至今缺乏早期糖尿病的简便而灵敏的筛查指标,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容易漏诊,因此课题组首先应用国际领先的营养代谢组学技术旨在找到糖尿病早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和发现糖尿病新的代谢特点,并结合体内外实验,明确糖尿病新的潜在变化的代谢通路及关键靶点。
现有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长期服用副作用明显,而天然食材中的植物化学物,普遍具有低毒性、生物学活性多样的特点,降糖潜力巨大,因此课题组针对发现的糖尿病新的防治靶点和经典的靶点,筛选多种辅助降糖作用好的植物化学物。通过细胞、动物和人群三个水平系统研究植物化学的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的机制,进而以 "多机制、多靶点、多种分联合作用可以增强功能性食品生物学作用"的观点为指导,研发辅助降血糖效果好的功能性产品,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健康。
课题组找到了筛查餐后糖尿病的三种生物标志物油酸、亚油酸和硫酸脱氢表雄酮,解决了餐后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的难点问题;揭示糖尿病出现糖、脂和指纹图谱代谢异常,并发现了一些新的异常代谢通路,为更加深入的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高级职称教师38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7人),教授10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8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国内外专家型兼职教师15人。
该项目《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的相关性》于2016年列入齐齐哈尔市科技局社会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上,尚无特效方法,主要是进行强化控制血糖,必要时行激光治疗。因此,早期诊断以及预防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本研究主要为探索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RBP4 水平有紧密的正相关性,提示 RBP4 可以作为T2DM 视网膜病变的预测指标,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且是相对简便廉价的检测方法,可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本项目旨在增加有益检验项目,提高早期对疾病认知及预防干预,减少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本项目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临床推广后可获良好社会效益。能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慢性血管并发症,将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住院比例,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保投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但由于观察样本量少,本项目仅为一次实验结果,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还需要大量的临床观察、反复试验,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数据,观察其可行性。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