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多糖提取物产品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发布时间: 2022-11-21 16:40:20
本技术采用纤维素酶作为辅助酶解协同超声波联合方法提取藜麦中多糖,,最优添加量为3%.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18 min、料液比1:33(g/mL),此时藜麦多糖的提取率为68.08%,与理论值70.78%接近。藜麦经碱提,固液分离后,固相用于淀粉纤维素等附产品生产,液相经过陶瓷膜澄清后,淀粉酶水解,经过超滤膜除去低分子量杂质,超滤膜浓缩液再经过蛋白酶水解之后,再次经过纳滤膜浓缩、脱盐,干燥后即为藜麦多糖产物。
上述最优条件下提取的粗多糖脱蛋白后,进行体外活性研究.通过抗氧化试验表明:藜麦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显著,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不显著.此外藜麦多糖对α-淀粉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27.29%。
藜麦进入我国已经20多年, 但国内认识藜麦的人不足3%,见过藜麦、吃过藜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藜麦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异性还未得到广泛认识,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升糖是理想的食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体力劳动强度的减弱、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三高”人群不断上升,藜麦将是“三高”人群的理想食品和福音。藜麦这一新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从2016年的市场来看,藜麦不仅仅以原粮形式上市,已经出现一些深加工产品,如挂面、面粉、饼干、酒等副食品,在一些高端大饭店也能品尝到用藜麦开发的佳肴。藜麦多糖产品的开发,拓宽藜麦产品种类,对于藜麦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成果开发团队是以秦培友副研究员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遵循“四个面向”、“两个一流”和“一个整体跃升”的总要求,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和杂粮等作物为重点,瞄准世界作物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资源研究为基础,基因挖掘为核心,品种培育为目标,耕作栽培为保障,开展作物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体系,建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作物科学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体系。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科研能力评估第一名,在作物科技自主创新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全国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藜麦被西藏农牧学院和西藏农业科学院引入我国,开始进行适应性种植,成功之后进行了小面积种植。随着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提升,有效刺激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2015年仅山西、青海、河北、甘肃4个省的种植面积就达近4万亩。2017年,全国藜麦种植面积约2 854公顷,产量约为9 820吨,其中,山西是我国藜麦种植最大省份,种植面积达1 500公顷。根据《2016-2022年中国藜麦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深度研究咨询报告》的预测,2022年我国藜麦产量将达到2.36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会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养生,追求绿色、纯天然的产品已成为潮流。基于藜麦较全面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保健功能,藜麦种植面积和产量还将稳步提升,藜麦产业也将继续迎来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机。
按照经济效益(净利)可提高16%以上,按平均方法预算,转化所需资金为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