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即时癌症检测系统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即时癌症检测系统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2-11-18 14:28:22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bayuegua123 | 2022-11-18 14:28:22

团队关注到我国在癌症早筛方面一直缺少周期性可大范围推广的检测方案,基于团队在微流控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微流控技术和液态活检技术相结合,推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即时癌症检测系统。作品解决了人体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浓度较低难以精准筛选捕获的问题,为肿瘤检测技术的革新提供了新途径。作品先后获得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别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组)全国金奖三项项国家级竞赛最高奖项。在省部级竞赛中获得了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和2020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三项省部级竞赛最高奖项。

液态活检技术的兴起将推动微流控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肿瘤细胞检测的技术和医疗仪器都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其中被动式微流控检测技术凭借微量、集成和快速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存在巨大的应用前景。

微流控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肿瘤细胞检测的技术和医疗仪器都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其中微流控检测技术凭借微量、集成和快速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微流控技术对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进行数量监测,实现患癌风险的评估和治疗效果的监控,是早期肿瘤检测、辅助治疗的颠覆性技术。

淼微科技团队依托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机械研究院多尺度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组建,以师生共创的形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在刘赵淼教授的带领下多年从事微尺度流体力学、液滴及界面动力学、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高校力学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1项,装备预研领域基金1项,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技新星)1项,航空基金4项,其他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50余篇、译著1部,发明专利授权62项,软件著作权13项。基于TrendMD跨学科出版平台大数据分析,3篇论文分获《力学学报》2020年度被展示最多的文章TOP 2、被点击最多的文章 TOP 6和北京市科协2020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论文。团队未来将逐步增强检测的精度,扩大产品的检测范围,打造病患病情监控、康复方案制定、云端智能诊断等个性化治疗解决方案。研制微型化、便携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癌症无创检测设备,为大众提供便捷、经济、可规模化检测服务。

2019至2021年期间的微流控产品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1.7%,预计2024年,微流控产品市场将达到173.8亿美元,微流控设备市场将达到58.1亿美元。液态活检技术的兴起将推动微流控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肿瘤细胞检测的技术和医疗仪器都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其中被动式微流控检测技术凭借微量、集成和快速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存在巨大的应用前景。团队期望短期内完成产品的商业化,未来计划完成诊断数据库的完善搭建。持续优化芯片的通道结构,以达到更好的肿瘤细胞捕获效果,逐步融合临床实肿瘤检测及治疗手段不断增强检测的精度,扩大产品的检测范围,打造病患病情监控、康复方案制定、云端智能诊断等个性化治疗解决方案。逐步改善产品的使用及适用性,以达到向医院及体检机构的推广使用,扩大市场占有率。计划申请NMPA第二类医疗器械认证,面向体检机构、高端养老机构和各级医院推广产品。

团队期望短期内完成产品的商业化,未来计划完成诊断数据库的完善搭建。持续优化芯片的通道结构,以达到更好的肿瘤细胞捕获效果,逐步融合临床实肿瘤检测及治疗手段不断增强检测的精度,扩大产品的检测范围,打造病患病情监控、康复方案制定、云端智能诊断等个性化治疗解决方案。并逐步改善产品的使用及适用性,以达到向医院及体检机构的推广使用。围绕微流控芯片定制、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等相关领域,团队支持委托开发、合作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创业融资等相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