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季稻秸秆还田减少甲烷排放的周年水分管理方法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17 16:32:1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季稻秸秆还田减少甲烷排放的周年水分管理方法。属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管理方法如下:(1)秸秆粉碎还田,稻田落干状态维持5‑6个月;(2)早稻移栽前进行稻田管理,先旱耕,后湿耕;(3)早稻控水通气灌溉;(4)晚稻移栽前稻田秸秆粉碎还田,湿耕;(5)晚稻控水通气灌溉。通过自然降水和双季稻耕作栽培水分管理方法相结合,减少泡田时间、延长稻田湿润和脱水时间、减少灌溉量,充分促进土壤中秸秆好氧腐解,减少了双季稻田的甲烷排放量,同时也确保了水稻的稳产性。
本发明主要解决水稻前期持续淹水环境下秸秆腐解缓慢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减少施用次数和改变施用方式进一步降低劳动力和成本。一般情况下水稻生长季施入小球藻4‑8次,最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的施用时期是移栽前泡田、基肥施用、分蘖肥施用和穗肥施用,田面水体为淡绿色表明小球藻共生良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季稻秸秆还田减少甲烷排放的周年水分管理方法,通过对双季稻耕作和栽培过程中稻田的控水通气管理,增加了稻田的通气量和氧气含量,减少了甲烷菌的厌氧分解,有效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量。
该成果的技术覆盖面广,可应用于水稻种植等部门。本发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利用水稻‑小球藻共生提高稻田水体溶氧量,加速淹水环境下秸秆腐解,并促进养分循环高效利用和保证稻米稳产。本发明实施成本低廉,仅需购买藻种干粉剂,且可多次培养使用;操作使用简便,仅需在晴天稻田有水层时与肥料同步泼洒施入即可;效果易于观察,田面水体为淡绿色即表明小球藻接种共生良好。
本成果开发团队为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承建有作物高效用水与抗灾减损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 实验室、农业部寿阳旱作农业环境与作物高效用水科学观 测实验站、农业部畜牧环境设施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美农业环境中心等。重点开展农业气象学、农业水资源学、农业环境工程 学、农业生态学和纳米农业技术应用学研究。“十二五“以 来,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 44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奖 13 项。
本发明主要解决水稻前期持续淹水环境下秸秆腐解缓慢问题,可以通过减少施用次数和改变施用方式进一步降低劳动力和成本。最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本发明实施成本低廉,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按照经济效益(净利)可提高16%以上,按平均方法预算,转化所需资金为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