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接触式测量和深度学习的汽车座舱热舒适性控制方法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16 11:28:19
针对传统汽车空调热舒适性系统的不足,本项目研究进行实车试验,收集车内外环境数据、试验者的面部热成像图以及主观热舒适度。通过分析和预处理图像数据,构建一种新的带有热感知投票的人脸热成像数据集。基于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框架,设计与开发适用于识别不同热舒适状态面部热成像图的新型神经网络,训练一种基于面部红外热成像图结合环境参数的多特征融合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部署至微处理器上,热成像图人脸识别模型用于定位人脸位置,并获取热成像图。热舒适预测模型根据面部热成像图以及环境数据对当前个体热舒适度做出预测,预测结果为空调系统的控制提供参考决策。最终,装置对空调温度、风量、风速等进行自动调节。
理想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应兼顾智能化与节能性,应首先以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热舒适预测模型判断乘员热舒适状态,然后实现座舱区域化热环境管理,通过合理组织气流来改善人体的局部热状态,从而改善整体热状态,从而达到理想的热管理效果。
结合目前研究进展,仍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1)偏摄场景下人脸温度的重构与校正以及重点参数的提取。当前车内红外拍摄装备一般位于后视镜处,其中轴相对司乘人员面部存在一定仰角和偏角,故需要对面部温度进行重构和修正。此外,如图2预研结果所示,不同状态下个体鼻子和额头等部位温度梯度差异明显,此类关键参数亦需要获取和分析。
(2)确定人体热舒适性对热流作用敏感的关键部位,此为空调系统分区热管理和气流控制的关键。
(3)改进的多特征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并训练个体热舒适预测模型。
(4)热舒适模型和温度重构算法嵌入车内空调系统。
本项目研究的 基于非接触式测量和深度学习的汽车座舱热舒适性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
本项目已有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31篇,研究成果有如下竞争优势:1、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可最大程度降低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减少传感器数量,降低成本。2、采用深度学习训练的热舒适模型能减少场景分类,拓宽适用性。
希望以作价投资或者共同研发的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