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分布式非正交自组网技术与终端

分布式非正交自组网技术与终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2-11-15 13:47:22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生态系统专业科技服务团| bayuegua123 | 2022-11-18 09:53:25
无人集群协作的神经中枢为自组网,自组网分布特性可有效实现网络弹性延伸、鲁棒性与可靠性等,使其成为无人集群组网的必然选择。 但分布式自组网在应对集群规模化、饱和式发展需求时存在碰撞加剧、性能难以保障等问题。5G提出的非正交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但5G非正交主要为集中式功率域,对于分布式自组网难以适用。因此项目目标技术为分布式非正交自组网技术,目前已设计完成分布式选举结合编码域非正交多址方案,形成原理样机,并完成实验室环境测试验证,实现在保证时延相同情况下,相比于分布式正交多址吞吐量提升50%以上。 拟进一步开展饱和式自组网分布式非正交多址技术熟化,形成工程化样机,满足产品中小批量生产要求。
协作的无人集群系统能够实现超过单个智能无人系统登加的功能和效率,具备良好的包容性和扩展性。在大地测量和气象观测等领域,无人机集群携带分布载荷,可完成单机无法完成的多点测量任务。在环境监测等领域,可组成移动传感器网络,有效监测大范围的空气质量。在军事领域,无人集群可形成点面结合、灵活分组的自组系统,完成单个大型无人机无法完成的任务。

项目组基于全分布自组协同通信技术自主研发分布式自组网通信模块,能够支撑分布式智能无人集群协同深度信息共享以及信息、网络、计算、任务等多个层面的协同,实现面向任务的自适应动态协同结构重组。

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未来各类分布式集群网络协议模块改进、改型和全新研制,形成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集群系统,使智能无人集群在复杂环境下的分布式协同快响能力和综合任务执行效能倍增。

集群协同技术可有效推广到各类多智能体终端上应用,为各类协同任务需求提供广泛支撑,在相关民用领域与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迫切的应用需求。

项目负责人电信学院李旭,教授。团队主要成员4个,其中博士2人,高工1人,请师1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防科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项目。

预计2023年面向无人集群协同应用的无人集群装备需求量将达到1万以上,每台搭载分布式非正交自组网通信模块以5万元计,产生经济价值达5亿元以上。

目前产品已在公安应急组网、森林防火监测与应急通信、铁路战场监测与列车编组、山地林区防火监测、基础设施状态监测、5G网络、物联网、车联网等多个领域试用,并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航天科工、中国船舶、深圳市通创通信有限公司、同方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展开紧密合作。

2021年“慧眼行动”中产品被多家单位选中进行转化,在二轮筛选的69家单位中排名第一,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拟采用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形式实施转化,目前已与多家单位合作达成转化意向,将重点开展相关技术的工程应用工作以及相关的应用试验验证工作,形成批量装备和产品,有效提升现有装备和产品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