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游客服务中心规划

游客服务中心规划

成果类型:: 著作权

发布时间: 2022-11-15 11:26:37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生态旅游专业科技服务团| 范桑桑 | 2022-11-20 15:26:33
依托旅游大环线沿线重点旅游片区及交通枢纽,布局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咨询网店,完善旅游咨询、交通、宣传、投诉处理、救援等服务功能,构建“1+5+N”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体系,强化旅游集散咨询与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品牌化”提升。 1、一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依托拉布大林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建设额尔古纳市旅游集散中心,实现交通组织、信息服务、旅游组织、旅游接待等多种功能的全域覆盖。 2、二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依托黑山头、莫尔道嘎、蒙兀室韦、恩和等乡镇建设二级旅游集散中心,补充一级旅游集散中心的区域辐射功能,实现旅游的无缝对接。 3、旅游集散服务点 根据距离和游客需求,设置在风景道、旅游景区等地,提供休憩、观赏的节点。
1、建立以额尔古纳市为基础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是最典型的为公众和游客提供服务的公共机构,已成为旅游者获取当地旅游信息的首要选择。 2、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供适合对路的旅游产品

游客服务中心是景区形象展示和对外管理的主要窗口,具有引导、服务、解说、集散及游憩五大传统功能。但随着规划设计的不断深入,游客服务中心所承担的功能也不断深化和延展。通过科学选址可以有效分散和聚集游客,调控游客在景区内各个区域之间的分布,使游客活动远离景区生态脆弱区,避免游客对景区生态的破坏;另外,游客服务中心通过各种环保宣传,提高游客环保意识。

本项目立足呼伦贝尔景区现状,依托旅游大环线沿线重点旅游片区及交通枢纽,布局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咨询网店,完善旅游咨询、交通、宣传、投诉处理、救援等服务功能,构建“1+5+N”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体系。本项目应用于呼伦贝尔草原旅游产品发展需求。项目旳建设将成为呼伦贝尔旅游区规划中旳重要补充部分,带动资源有效运用,“激活”草原旅游,提高呼伦贝尔活力,增进本地经济旳发展,有效解决农民旳脱贫致富、地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共同构成了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团队,包括1名院士,4名研究院,4名副研究员,7名教授以及中国生态学会副主任和组织部主管。

组织各领域专家协作发展,发展资源优势和积累优势。组织专业力量到实地进行项目调研,完善项目需求,切实解决企业难点、痛点。本项目将强化旅游集散咨询与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品牌化”提升,进而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交通设施、基础设施,促进草原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组织各领域专家协作发展,发展资源优势和积累优势。组织专业力量到实地进行项目调研,完善项目需求,切实解决企业难点、痛点。

项目预计建立以额尔古纳市为基础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供适合对路的旅游产品。最终实现草原旅游游客服务中心的特色化、标准化、统一化建设,提高游客体验感和好感度。进而帮助科学推进草原资源多功能利用,促进绿色低碳、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