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生物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13 13:29:36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周达 | 2022-11-13 13:29:36

项目主要是利用生物技术对珍贵文物进行科技保护或科技考古。1、利用生物技术对不可动文物或馆藏文物进行科技保护。主要包括针对典型的文物生物病害进行无损、微损取样;生物病害的检测分析,生物病害组成种类比例分析,病害成因分析,病害与文物本体和环境关系分析,生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和保护技术研究等。根据研究结果为文保机构提出文物生物病害的抑制或清除方法,为珍贵文物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与开发抑制文物生物病害的绿色生防产品。3、针对文物本体或文物考古现场重要有机残留物进行分析,包括检测分析其DNA、RNA、蛋白、糖、脂、胶结材料等生物有机成份的特性等,为文物的科技考古提供科学依据。4、研究的文物类型包括有机质文物和无机质文物,如纸质文物、丝绸、木质文物、漆器、石质文物、青铜器、铁器等。5、指导和协助文研单位和文物保护机构等建立生物研究实验室,以及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生物技术的培训等。技术创新点:利用生物技术服务于我国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行业,同时研究分析文物中的生命科学问题,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为我国文保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题组研究技术成熟,近10年来与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各地方省市文物局、博物馆等合作,承担和参与了多项世界文物遗产的科技保护项目,如广东省“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吉林省高句丽墓葬壁画、山西省云冈石窟、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山东定陶黄肠题凑汉墓等珍贵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一些馆藏文物的保护。2016年南开大学和课题组负责人分别荣获了“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课题组近年来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共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参与编著文物保护相关书籍2部,拟申请专利1项。

1、文物生物病害及文物中有机成份、残留物快速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的开发。2、文物生物病害的防治及绿色环保生防产品的开发。3、对文保工作人员进行生物技术培训等。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专业学院27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前10%,其中5个学科进入前5%;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5个,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

2020年7月6日,正值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南开大学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杭州良渚遗址公园正式揭牌。

技术合作,攻克企业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