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一熟稻区水稻栽培方法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07 12:21:02
一种北方一熟稻区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水稻收获后,将秸秆移出稻田,翻耕;于第二年5月中上旬打浆,在所述打浆5d后插秧,所述插秧的规格为株行距30cm×10cm;所述打浆前还包括在稻田施用基肥,所述基肥包括:添加生物炭的生物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所述基肥的施用量包括:添加生物炭的生物有机肥1.2~2t/hm2,氮肥以纯氮计50~60kg/hm2,磷肥以P2O5计65~75kg/hm2和钾肥以K2O计56~65kg/hm2。
稻田系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缓减温室效应意义重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作物每年生产的秸秆约6亿吨左右,其中水稻秸秆2.3亿吨,秸秆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成为我国水稻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我国农田主要以施用化肥为主,且氮肥施用过量,利用率低。黑龙江的黑土稻田虽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但稻田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目前,在北方一熟稻区内并没有一种固碳减排、丰产增效、培肥地力的水稻栽培方法。本技术效果为:在打浆前的基肥中加入添加生物炭的生物有机肥,可增加土壤耕层有机质、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培肥地力,减少稻田甲烷、氧化亚氮排放以及综合温室效应,增加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在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17%,其中水稻田排放量占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0.1%。不同的栽培方式会对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产生显著影响,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无机氮含量等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
本成果北方一熟稻区水稻栽培方法,在打浆前的基肥中加入添加生物炭的生物有机肥,突破了北方一熟稻区没有固碳减排、丰产增效、培肥地力的水稻栽培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北方一熟稻区水稻栽培,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减温室效应,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技术团队现有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其中,博士4人,在读博士1人。团队致力于水稻耕作栽培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目前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获水稻耕作栽培与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相关发明专利授权10项,,出版专著7部。颁布了省级地方标准5项,相关的农田系统温室气体丰产减排关键耕作栽培技术,入选了生态环境部第四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2021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入驻“科创中国”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2022年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的主推技术等。
本成果北方一熟稻区水稻栽培方法,在打浆前的基肥中加入添加生物炭的生物有机肥:
(1)可增加土壤耕层有机质、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培肥地力;
(2)增加水稻产量;
(3)减少稻田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排放,缓减温室效应,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本科技成果支持技术转让,服务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