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超远距离毫米波雷达

超远距离毫米波雷达

成果类型:: 新品种

发布时间: 2022-11-07 11:02:28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C-V2X车联网产业科技服务团| 金博 | 2022-12-01 12:46:30
本成果基于国产毫米波雷达芯片,采用MMIC技术,进行射频天线的攻关开发,实现成果的完全国产化;并且结合多种创新技术,实现500米以上的目标的精确检测识别和稳定跟踪,包括:(1)基于MIMO技术和非等间距天线阵的干涉测角数据处理技术,提高雷达方位测量精度,以保证远距离的目标定位精度;(2)fast-FFT、2D/3D-FFT等算法的并行优化技术,以保证大数据量(长距离、宽探测范围的雷达数据)信号处理的实时性;(3)独创的复杂背景下杂波抑制和弱小目标检测算法,有效提升小目标检测能力和杂波抑制能力;(4)基于多特征的多假设跟踪算法,有效解决复杂场景,如静止目标、密集目标等方面的目标检测跟踪能力,综合实现性能强劲的超远距离多目标检测毫米波雷达,具体指标如下:  工作频段:79~81GHz;  工作带宽:200MHz;  功 率:25dBm;  水平角度:±9°(远距离)/±40°(近距离)双发射波束;  测距范围:≥500m;  测距精度:±0.2m;  测角精度:±0.1°(远距离)/±1°(近距离);  跟踪目标个数:≥512。
1、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国产化射频芯片,雷达天线、射频组件、数字电路、雷达检测算法以及跟踪算法均为自有技术,实现完全的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雷达的算法性能更适用于中国的混合交通的特征。 2、工作频段保护:设备工作频段设计在79~81GHz,完全避开了无委会规定的76~79GHz的车载使用频段,此外,雷达内部设置了跳频、加扰等多种频率抗烦扰算法,有效避免同类设备的同频干扰,以及车载雷达的临近频段干扰。 3、检测距离突破:结合MIMO技术、非等间距波束合成技术,以及独创的复杂背景下杂波抑制和弱小目标检测算法,实现500米以上的探测距离突破,以及远距离方位分辨率和精度的突破。 4、安装模式优化:基于路侧安装的固定平台模式,设计了多种适应性的检测和跟踪算法,不拘泥于直接套用的车载雷达检测算法构架,更提升了雷达目标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5、检测信息丰富:雷达可以提供交通目标数据、交通统计信息、交通态势信息,以及交通事件信息等多种交通数据,为智慧交通提供更加实时、准确、稳定的支撑数据。

实现车路协同和智能驾驶的前提是各种传感器的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等。国内外大量在研案例或者应用案例,都是其中2个以上传感器的融合应用。三种技术应用的优缺点比较下来,毫米波雷达凭借探测距离远,性能稳定,对环境适应性强,可全天候工作等优点,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之一。

毫米波雷达主要工作在24GHz或77GHz频段,依据功能不同可实现多种探测距离和多种探测方式。由于车载传感器探测距离有限,易受遮挡,在智能驾驶过程中,需要在路侧端实现大范围精细化的环境感知,以弥补车载传感器的不足。因此,超远距离的毫米波雷达在车路协同应用中将会有大量的需求。然而,目前市面上毫米波雷达以进口产品为主,探测距离较近,并偏向于运动平台的车载端检测算法,对静止目标探测效果较差。本项目目标产品研制成功,将有效弥补现有毫米波雷达弱项,更贴近车路协同应用,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技术带头人,顾晶,1981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东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曾在28所任职高级专家,所级雷达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才,长期从事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相关研究工作,先后发表20余篇论文,授权20多项专利,参与2项著作编著,参与1项国家标准编著,曾获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科技奖项,先后主持研发了基于单波束微波雷达和基于双波束毫米波雷达的系列化智能交通车辆检测设备,设备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高志军,1984年生,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06年~14年任职中航工业雷达院(28所),2014年创立江苏数智元科技有限公;从事24G民用雷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三年时间内公司在道路交通雷达领域知名品牌。 从事毫米波雷达硬件研发12年,擅长雷达高速采集卡设计,熟练掌握雷达信号处理,雷达信号调制,雷达AD/DA电路设计,雷达板低纹波电源设计,掌握FPGA/CPLD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的编程,熟悉I2C、UART、SPI等串行通信驱动设计,STM32系列器件的硬件设计与驱动编写。熟练掌握高速电路板原理图以及多层PCB板设计。

服务团在充分调研本地车企的实际需求后,结合道路交通条件,打造了场外无人物流环线、大规模互联互通、城市物流配送、城市出行智能网联示范、城市Robo taxi、无人物流车、景区无人观光等应用场景,立足建设安全、高效、智慧的柳州车联网先导区,融合5G、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定位、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新技术应用,打造“端-管-云-用”一体化中小级城市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全面车路及交通信息感知网络、共享智能平台系统,提供多层次智能化应用,为车路协同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提供有力支撑。构建完成“1+1+7+N”建设内容体系,包括1套路侧基础设施(200+个路口/路段)、1个数据中心与车联网公共服务平台、7条示范场景路段(75km)、N种智能网联应用以及通信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差分定位系统、三维高精度地图系统等配套设施。

服务团立足柳州本地产业基础和优势,结合本地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积极推进柳州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以发展柳州车联网应用为核心,围绕培育车联网龙头企业、标志性产品、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智能驾驶出行服务、新型商业模式等目标,打造车联网源头创新基地和中小城市示范的最佳实践典范,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

广西高鸿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在柳州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一期二阶段建设工作中,承担了部分网联化升级改造工作任务,包括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实际建设中,服务团与广西高鸿智联等柳州当地企业多次沟通交流,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问题,推动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