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抗病性功能标记开发、高效鉴定和改良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06 22:18:58
立足于分子育种研究与实践的国际前沿,围绕当前我国玉米抗病育种的重大课题和迫切需求,开展玉米、小麦的主要病害的抗病遗传研究,精细定位及克降病害相关的主效QTL并开发,储选,评估相应的抗病性功能标记:利用开发出的功能标记组合,建立并优化出一套高效、准确的小者玉米抗病性鉴定方法;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改良若干小麦、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抗病性功能分子标记的开发、品种抗病性高效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等几个方面取得的成果,以高效的分子育种技术带动现代玉米小麦产业的发屏1.利用抗病亲本1145和感病亲本Y331构建的分离群体
完成玉米抗茎腐病QTL-qRfg1和QTL-gRfg2的精细定位与基因克隆,确定ZmCCT和ZmAuxRP分别为qRfg1和qRfg2的功能基因,ZmCCT基因的最优单倍型Hap5表现稳定的茎腐病抗性,在大多数背景下对光周期不敏感。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在第8号染色体上定位到玉米抗粗缩病主效QTL-alrdd1
林占熺,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43年12月出生,福建连城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于196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农学系后下放福建宁化水茜公社杨城大队插队;1970年调入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2006年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2011年担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2021年12月5日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基因ZmGD/a被证明是功能基因利用小麦导入系群体及小麦660k高密度芯片进行会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位于染色体7D上的】个小麦叶锈病高度关联位点,和分别位于2A2B和7D染鱼体上的3个条锈病高度关联位点。相关结果共计发表文章5篇,其中SCI4篇,核心期刊1 篇。
转化意向范围:可国(境)内外转让
拟采取的转换方式: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