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热带果园间作柱花草绿肥提质增效技术

热带果园间作柱花草绿肥提质增效技术

成果类型:: 新品种

发布时间: 2022-11-02 11:10:24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孟丹 | 2022-11-02 11:10:24

热区高温和多雨,果园常年杂草丛生,除草剂用量大,除草成本高、环境压力大,并影响果品品质。此外,热区土壤多偏酸性、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有机肥需求量大。热带水果产业亟需一系列节肥、减药、增效的现代果园轻简化生产技术。通过该技术每年可生产约5吨/亩鲜草,能够替代1吨/亩有机肥;减少30公斤/亩化肥。此外,压制杂草可节省300元/亩的农药、人力成本。同时,有效改善果品品质,直接提升经济效益约2000元/亩。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适于南方海南、云南等热带地区。国家级、省部级奖:作为主要技术支撑,2013年获得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2006年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技术原理:该技术充分利用多年生豆科绿肥柱花草培肥土壤、抑制杂草、改善生态的优点,运用“绿肥+”的理念,构建出基于柱花草的“绿肥+”热带水果生产模式,为热带水果增添了优质绿色元素。创新点:首次通过绿肥途径解决热带果园土壤质量差、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为热带果园的提质增效提供绿肥技术途径与支持,将有力推动热带水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家级、省部级奖:作为主要技术支撑,2013年获得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2006年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我国南方果园多为裸露果园,有机肥缺乏、杂草丛生状况较为普遍,该技术的运用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可在我国南方约2000万亩的适宜热带果园推广利用。

在我国南方的海南、云南等热带地区已经累计推广应用20余万亩。

草业研究中心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绿肥与牧草研究组,中心立足于国内热区、面向世界热区的草业发展需求,开展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及创新利用的研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展牧草、绿肥和草坪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优良品种培育、栽培及利用技术集成等研发工作,满足热区草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的需求。经过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人才队伍和研究体系,获得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农业农村部国家热带牧草种质圃、农业农村部国家热带牧草中期备份库、农业农村部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林草局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海南省牧草种质资源圃、海南省草业工程中心等平台。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院和试验站站长各1个。现有科研人员19名,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人、博士12人、硕士7人,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10人。1人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间作豆科绿肥柱花草每年可提供5吨左右绿肥/亩,可减少有机肥投入1吨,累计节约有机肥施用成本1.6亿元,还可减少30公斤/亩尿素等化肥的施用成本,累计节约1.08亿元成本。此外,压制杂草每年可节约300元/亩的杂草压制所需花费的农药、人力成本,累计节约成本0.6亿元。综合节约成本3.28亿元,此外,果品的提升还可提升经济效益4亿元。

接受的转发方式,技术服务,相关种子种苗销售,技术转让